山东地炼开工率仅逾3成 进口权放开已有初步方案

   2014-11-17 中华石化网每日经济新闻

303

核心提示:上周五(11月14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八连跌”如期而至。与车主们的欣喜相比,在成品油产业链夹缝中求生存的

上周五(11月14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八连跌”如期而至。与车主们的欣喜相比,在成品油产业链夹缝中求生存的地方炼油企业 (地炼),此时的愁容却愈发明显。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因从买入原料到加工后进入市场存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差,山东地炼加工原油出现亏损,不少炼厂停产避亏。

相关监测数据显示,在油价“七连跌”前的10月29日,山东地炼一次常减压装置开工负荷为33.81%,同比下降9.98个百分点。而自8月份以来,山东地炼的开工率就在30%左右徘徊。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以往开工率下降一般发生在每年的3月和9月,但今年市场销售情况不佳,众多山东地炼选择小范围开工。

地炼停产避亏

对于山东地方炼厂来说,虽一直在夹缝中觅食,但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却不见得是好事。事实上,国内成品油价格“连跌”以来,炼化行业的整体利润不断缩减,在行业中处于弱势的地方炼厂则承压更多。

据了解,去年10月底,山东地炼柴油价格在7500元/吨左右,而今年10月底,该价格仅维持在6800元/吨左右,降幅近10%。

在卓创资讯分析师朱春凯看来,原油价格下跌使炼厂成本降低,但因原油采购与开工炼化存在时间差,地炼在油价的持续下跌中,却要承受利润的缩减。

一位炼厂方面的人士则表示,今年销售并不畅通,这也使地炼与中石油、中石化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地炼不情愿地选择降低价格进行销售。

金银岛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受国内成品油“八连跌”利空打压,山东地区汽柴油行情延续下滑趋势,区内炼厂报价频频走低,且成交保持30~100元/吨左右的优惠。

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会长刘爱英向记者表示,油价连跌,受损最为严重的地炼企业主要是原来燃料油高库存企业,高价购买的燃料油让这些企业亏损严重。

据中宇资讯的统计,今年前10个月,山东地炼加工胜利油田原油的平均利润为-30.81元/吨,其中8月底亏损额度最大,达到234元/吨;今年前10个月,加工M100燃料油的平均利润则为-707.25元/吨。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0月29日,山东地炼一次常减压装置开工负荷为33.81%,同比下降9.98个百分点。此外,朱春凯透露,自2011年以来的3个完整年份,山东地炼的平均开工率在40%左右,相比最高55%的水平已明显降低。

原油进口资质成掣肘

对于山东地炼企业而言,处于产业链中端的他们,停工或许可以避亏,但上游原料的紧缺则如同束缚他们的镣铐。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山东共有地方炼化企业49家,一次加工能力合计11265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60亿元,两项指标均占全国地方炼化的70%以上。不过,据《齐鲁晚报》今年初报道,与每年过亿吨的产能相比,山东所有地方炼厂每年拿到的原油指标只有179.3万吨,还“不够塞牙缝”。

值得注意的是,按我国现行规定,石油企业从海外进口原油需要“进口配额”。中国的原油进口资质分为国营和非国营贸易两类,国营资质企业进口配额实行的是自动许可,国家不会对进口数量进行上限限制。

据了解,目前拥有原油进口国营资质的企业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珠海振戎和中化集团等5家国企。“非国营进口”实行的是配额管理限制,目前22家企业拥有资质,其中“中字头”公司占据半数以上。

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累计原油进口量为2.82亿吨,但非国营进口配额只有2910万吨,仅为总进口量的一成左右。在山东地炼企业人士看来,地炼企业就算炼油能力再大,也需从上述企业手中购买原油,被业内形象地喻为“卡脖子”。

朱春凯则表示,原料匮乏一直是山东地炼企业的掣肘,山东地炼企业由于缺少原油,主要采用进口燃料油作为原料。

值得注意的是,据山东当地媒体《大众日报》消息,8月1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主持召开地方炼化产业转型升级座谈会。郭树清表示,要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帮助山东省地炼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和原料进口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此外,有消息人士透露,7月3日,国务院在长沙召开部分省份和企业经济座谈会期间,在汇报本地经济形势时,郭树清就曾提到山东地炼企业原油进口问题。针对原有进口配额问题,郭树清希望先期得到2000万吨进口配额,国务院相关领导当即指示有关部门加以研究。

7月下旬,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司长邓文奎带队在山东等地的炼油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炼油企业关于原油进口权开放事宜。据今年7月29日的相关报道,发改委、商务部有望很快下发原油进口许可证和配额,主要针对拥有海外原油开采资源的民企。

进口权放开已有初步方案

在一位山东地炼企业负责人看来,如果能获得原料进口权,将挽救处于生死边缘的山东地炼企业。不过,原油进口权放开“现在也没有动静”,山东地炼的转型升级计划已于10月23日正式公布。

山东省政府发布的《山东地方炼化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到,到2017年淘汰、转产落后企业20余家,缩减落后炼油产能约1200万吨。

来自山东省政府的数据显示,到2013年底,山东省共有地方炼化企业49家,平均规模230万吨,全年完成加工量4100万吨。记者注意到,上述方案的实施意味着,在未来3年内,山东地炼将有大约50%的企业以及30%的产能将被淘汰。

在朱春凯看来,此次被淘汰的炼厂可能针对规模小、拥有落后产能的企业,而对成规模的企业而言则是转型升级的良机。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解决原料难题,《方案》提出,“帮助和支持骨干企业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若干意见》法人文件精神,申请原油进口及使用资质”。

刘爱英向记者透露,目前原油进口权放开已有了初步方案,划定相应的产能和油品质量标准,山东多家地炼骨干企业均符合相关资质。

不过,在朱春凯看来,伴随着落后产能淘汰,原油进口权会有推进,但2000万吨的数量,不可能来得那么快。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