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铵膦“盛况空前”存隐忧

   2014-12-03 中华石化网中国化工报

50

核心提示:随着草甘膦抗性渐增、难除杂草增多,百草枯禁用日期临近,草铵膦作为比较理想的除草替代品逐渐成为业界关注

随着草甘膦抗性渐增、难除杂草增多,百草枯禁用日期临近,草铵膦作为比较理想的除草替代品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目前国内草铵膦扩产热潮涌动,登记量井喷,但产品同质化倾向明显,技术工艺不过关,一些企业在生产上投机取巧。近期,业内专家纷纷对这种状况表示了担忧。

草铵膦已显示出的优良特性,让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除草剂行业将进入草铵膦时代。据初步统计,目前国内拟投资新上草铵膦生产线的企业有浙江省乐斯化学有限公司、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规划总年产能5万吨左右。已投产的企业也纷纷表示要扩产,比如浙江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就表示未来3-5年要将草铵膦原药产能扩增到8000-10000吨。

从农药登记的情况来看,草铵膦的发展也可谓迅猛。截至今年12月1日,农业部共核发草铵膦农药登记证96个,其中草铵膦原药登记证23个,今年核发的就有6个;草铵膦母药登记证3个,今年核发的有1个;草铵膦制剂登记证(含分装登记证)70个,今年核发的多达30个。从登记的制剂种类来看,单制剂为69个,而混配制剂仅有1个。从登记的剂型来看,可分散油悬浮剂1个,可溶粒剂1个,可溶液剂2个,而水剂多达66个,有46个产品同为200克/升草铵膦水剂。从登记的情况综合分析,产品同质化现象异常严重。

针对这种状况,业内专家在看好草铵膦未来市场的同时,纷纷对草铵膦产业的盲目扩张表示担忧。他们表示,如不加以控制,用不了多久,草铵膦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著名农药专家张一宾教授认为,草铵膦与草甘膦就像兄弟俩,草铵膦作为一个前景光明的产业,千万不可再走草甘膦产业的发展老路,干那种拼资源、牺牲环境的蠢事。

据了解,草铵膦生产工艺复杂,要经过13道反应工序、历经半个多月的时间才能产出成品,具有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安全压力大、环保要求严等特点。但国内有不少企业投机取巧,采用“投资省、见效快”的方式,省略掉一些重要且必需的环节而仅采用最后一两步反应即产出成品,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湘潭大学教授、湖南比德生化科技公司董事长王良介提醒:一哄而上只会一哄而垮,草铵膦生产企业必须加强自律,促进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另外,目前草铵膦制剂的用药成本比草甘膦、百草枯都要高,是百草枯的3倍左右,农民大规模使用还难以承受。湖南农业大学李晓刚教授指出,要拓展草铵膦市场,一是要大力发展环境友好的制剂,掌握核心技术工艺;二是要扎实做好农化服务,让农民从使用中得到实惠;三是要实施品牌战略,让更多草铵膦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新闻链接

草铵膦自1984年在日本获得登记后,目前已经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百种农作物上获得应用。在我国,自浙江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2007年成为国内首家登记草铵膦的企业之后,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安徽华星化工股份公司、江苏常隆农化公司等20多家企业也相继获得原药登记,同时还有60多家企业登记了草铵膦制剂品种。

草铵膦与草甘膦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有很大的区别。草铵膦是膦酸类非选择性除草剂,通过积铵触杀,有效抑制杂草谷氨酰胺合成和光合作用,从而达到除草的目的。草甘膦是内吸传导灭生性除草剂,而草铵膦是半内吸或内吸很弱无传导的触杀灭生性除草剂。

与草甘膦相比,草铵膦在施药效果、应用范围、保护生态等方面有着很大优势。施药后,草甘膦一般要7-10天才能见效,而草铵膦一般3天左右就可以显效;如果药液飘移,草甘膦会杀灭农作物,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而草铵膦只在农作物接触部位产生药斑,对作物生长没有明显影响;草甘膦一般不能用于浅根或根系暴露在外的作物如蔬菜、香菜、胡椒、葡萄、木瓜等,而草铵膦只要不喷到作物上,行间施药时加装防护罩,就可以用于所有作物;对抗性恶性杂草如牛筋草、小飞蓬等,草甘膦几乎无效,而草铵膦则有特效;草甘膦一般施药后20-30天才可播种移栽,而草铵膦只需1-4天即可。

新闻快论

替代产品不能再走老路

作为草甘膦的替代产品,草铵膦近年来发展“盛况空前”。然而,盲目扩张产能、产品同质化、市场拓展缓慢,已成为制约草铵膦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三座大山”。如果不及早搬掉,重回科学有序发展的正轨,草铵膦产业就难免重蹈草甘膦发展的覆辙。

一个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是必须遵从发展客观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循序而渐进,固本而强基。违背这个规律是要受到惩罚的,轻则让产业伤筋动骨,重则有可能让一个原本前景光明的行业过早夭折。“疯牛”过后的草甘膦从云端重重跌落,整个产业元气大伤。惨痛的教训依然历历在目,草铵膦还要前仆而后继吗?

将濒临失控的草铵膦行业重新拉回正轨,笔者以为,有几项工作必须马上着手开展。一是提高准入门槛,严把安全、环保关,把投机取巧、不负责任的企业拒之门外,严格控制产能,抑制一哄而上。二是草铵膦制剂发展要有前瞻性,尽可能发展复配制剂,发展环境友好型品种,从登记作物、防治对象、产品含量、剂型等方面避免同质化竞争。三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特别是要提高终端产品性价比。四是将农化服务落实到田间地头,减少用药次数、节约劳动力成本,真正让农民尝到甜头、建立信赖。五是紧盯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高附加值制剂产品的出口。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