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规模工厂化降开采成本 业内:追平美国并非不可能

   2014-12-01 中华石化网每日经济新闻

82

核心提示:“降成本,还是降成本。”在11月27日召开的中国页岩气发展大会上,业内人士最关注的始终还是页岩气的开采成

“降成本,还是降成本。”在11月27日召开的中国页岩气发展大会上,业内人士最关注的始终还是页岩气的开采成本。从地质勘探到井场建设,从钻井到压裂,从装备到管理,成本是中国页岩气开发绕不开的话题。

“降低单井成本的空间肯定是有的,不过这就像海绵里的水,越到后面越难挤出来。”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公司钻井研究院副院长罗朝东对记者表示,在页岩气各个环节中,压裂占据60%成本,中国在降低压裂成本方面仍然有瓶颈。

此外,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研究员李玉喜表示,如果在技术操作方面实现集约化管理,单井成本应该是能大幅降低的。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推测,单井成本降至3000万元,从而达到美国水平并非不可能。

压裂降成本遇瓶颈

相比国内近亿元的单井成本,业内人士估算,美国单井成本仅有中国的30%。贝克休斯(中国)油田服务有限公司北亚区战略性业务拓展经理卜范慧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钻井周期、钻探成本,甚至井面的建设费等多方面来看,目前国内成本都远高于美国。

按照行业标准,页岩气单井的成本主要由地面工程、钻井、压裂等部分组成,目前国内页岩气降成本的主要制约来源于压裂。“涪陵区块焦石坝的钻井天数已经从过去的100多天降到现在的40天了,这意味着钻井成本的大幅下降。”罗朝东表示。和钻井成本相比,目前压裂的成本是最大的,占到单井总成本的60%。

事实上,在降低压裂成本方面美国有很多先进经验,罗朝东分析,比如几口井同时压裂,减少搬迁费用;重复使用压裂液,压裂液反排后进一步使用;分段压裂分得更细,有针对性地使用支撑剂等。

前述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分段式压裂考验页岩气技术的精细化程度,美国的分段压裂最多可细化到90多段,开采效率更高,而中国分段式压裂多在10~20段左右,电脑建模都只能达到37段。

此外,由于页岩气水压裂的原理是通过大量掺入化学物质的水灌入页岩层,进行液压碎裂以释放天然气。因而受到不少学者的质疑,认为水力压裂技术不仅浪费大量的水资源,还可能导致气井附近出现地下水污染。

探路井工厂模式

罗朝东坦言,目前国内页岩气普遍处于投入大、产出少、回报慢的初级阶段,一个区块的勘探和开发技术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时候,社会资本大规模涌入是有风险的。

“不是每一个公司都能像油气巨头那样拿出好几十亿来进行前期投入,目前页岩气的投入和产出是不成比例的,很多公司的资金和技术条件决定了它们经不起巨大的前期亏损。”罗朝东认为,从长远看放开页岩气市场,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肯定是有好处的,但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大量进来容易导致社会资本的巨大浪费。

面对成本难题,“两桶油”在川渝地区显然走在全国最前列。中石化的涪陵项目和中石油的长宁-威远项目几乎代表了中国最先进的页岩气开发模式。

“没有最先进的技术,只有最经济适用的技术。”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汝山在第四届中国页岩气发展大会上表示,探索页岩气的经济开采模式,为大规模工业化开采做准备是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刘汝山认为,“对中石化油服来说,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石化和中石油方面介绍各自经验成果时,“工厂化”模式的应用都被重点提及。中国科学院院士、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高德利也在会议上表示,单井成功或者钻井压裂成功还不足以赚大钱,甚至还赚不了钱,通过井工厂的模式批量化生产才是解决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致密砂岩气、页岩气开发,英国北海油田、墨西哥湾和巴西深海油田,都采用工厂化作业的方式。高度集中的流水线施工和作业,使开采成本大大降低。“一个井场同时打4到6口井,这就节省了前期投资,提高了开发效率,而且缩短了钻井周期。”卜范慧此前对记者表示,工厂化模式在国内很早就有试水,今年开始大规模应用,这也是今后页岩气开发的方向。

单井成本追平美国?

除了在“工厂化”模式上的探索,也有部分专家将目光集中在了页岩气的管理成本上。李玉喜表示,降成本要从粗放走向集约,技术、资金、人才都有,现在需要提升的是管理。把多个工种都集合起来,这是很大的管理挑战。

“在中国油气开发上,我觉得管理成本还有很大的降低空间。”国土资源部地质勘察司油气管理处处长杨永刚在上述会议上也公开表示,政策是围绕着效益来的,而效益是靠降低成本来体现。降低成本首先是靠技术进步,另外就是规模化开发,降低管理成本。

事实上,要实现这种集约管理并不容易。“不单单是组织管理问题,更是技术管理问题。”李玉喜表示,从优选目标区,到部署井位,实施钻井,再到压裂,各方面都需要衔接起来,可能单项技术都可以,把所有东西都弄到一起就不见得了。同时前面工作要考虑后期工作便于操作和目标实现,这都是管理问题。

目前,我国页岩气单井成本离美国水平差距还比较大,中国的成本水平大概是8000万元一口井,美国水平是单井3000万元。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如果在技术操作方面实现集约化管理,单井成本应该能大幅降低。”降低的程度不用多,能达到美国水平就够了,很多地方只要能达到美国水平都是赚钱的。他表示,单井成本3000万元,产3000万立方米气就赚钱了,而现在至少得有8000万立方米的产量才行。

而另一位业内专家认为,中国的单井成本降低到3000万元更多的是理论数值。3000万元人民币已经是美国能做到的极限了,而且美国的页岩气储存深度、管网运输等都比中国更具优势。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