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信息化的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渗透到经济实体,运用信息化手段加速化工行业的创新升级成为必然趋势。12月10日,在上海举行的前沿科技进展与上海化工转型发展院士专家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信息化推进工业化和能源资源利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信息化等前沿手段应贯穿研发全过程。
专家表示,信息技术正在逐步渗透到改造传统产业、改变社会生活、助推军事变革、驱动学科交叉等各个领域。通过人机物三者的深度融合,采用计算机手段实现大数据和行业发展的结合,是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同样,开发新的能源和资源,将为我国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何积丰院士认为,计算机在化工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以信息化推进工业化前景灿烂。譬如,图形化技术已应用于分子与原子的图形化表示、生产过程的图形化显示等;计算、模拟和仿真技术在化学数值计算、化学机理推导、化学过程模拟领域发展迅速;化学信息收集、管理和检索等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已应用于化学仪器设备的自动控制、复杂危险化学过程控制、化工生产的自动化控制等;化学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优化设计、故障诊断、智能优化等方面将发挥极大作用。此外,化工设计软件应用于辅助制图,化工流程数学模型,可进行过程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经济与环境评价,均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工程、石油炼化等过程设计领域。
丁奎岭院士提出,地球不缺能源,包括水、地热、风、太阳、生物质、海洋、核能都是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而当下缺少的是获得和利用能源的有效方法。譬如,甲醇经济是后油气时代的必然选择,甲醇作为燃料和原料将成为支撑能源、材料和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CO2的化学利用将成为21世纪除化石燃料以外最重要的碳资源。而如何解决CO2捕集、封存与循环利用,攻克成本、地质结构、地震与海啸的风险挑战,通过甲醇经济,实现碳循环?如何将适合我国国情的可再生能源与CO2结合,探索新能源和新资源的实现途径?CO2加氢制取甲醇的技术如何解决高温、高压、高耗能、无工业化应用,实现在温和条件下从CO2到甲醇的转换?这些都是亟待突破的关键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借助各种前沿科技。
为加快推进上海生物制药创新发展,陈凯先院士表示,计算机模拟应用已贯穿新药研发全过程,正向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和整体性挑战。运用化学、计算机和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交叉学科的有机结合,对加快药物设计,提高整体性研发、规模化分析能力提供了有效载体。发展和利用新的化学方法,设计特异性更高的小分子探针,推进医学领域的检测、验证和干预;针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模型,研制多靶标抑制剂,攻克困扰人类的疑难、恶性病症呼之欲出。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