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佩克“带头大哥”沙特再度下调原油出口价格,令本已脆弱的原油期货市场雪上加霜,油价累计跌幅已接近40%。
专家认为,本轮国际油价下跌除了市场供过于求之外,背后交织着复杂的国际势力博弈。长期来看,国际油价陷入熊市,我国能源市场改革也到了该啃“硬骨头”的时候,进一步深化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恰逢其时。
国际油价累计跌幅近40%
延续了近5个月,国际油价这趟下探之旅仍未止步,原油市场已经不可避免地陷入熊市格局。
11月27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决定不减产,国际原油市场深受重挫。次日,纽约原油价格单日跌幅逾10%。
12月4日,欧佩克“带头大哥”沙特宣布下调明年1月对亚洲和美国客户的原油售价。这令本已脆弱的国际原油期货市场雪上加霜。
截至5日收盘,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跌至每桶65.84美元;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至每桶69.07美元,创下五年新低,并失守每桶70美元的重要关口。
易信总部中国区首席交易官孙宇表示,沙特认为油价可能会在每桶60美元左右企稳,这是沙特和其他海湾国家认为可以承受的水平。目前油价还未跌到这一水平,暗示着沙特不会在近期推动减产。
金银岛原油分析师王栋表示,在今年10月和11月初,沙特已分别下调对亚洲和美国的石油出口价格。在市场供应过剩背景下,欧佩克无心救市,最大的产油国沙特12月再度调低石油出口价,显然是为争夺市场份额而采取“价格战”。
到目前为止,今年下半年以来,纽约原油价格累计跌幅已达37.4%;伦敦布伦特原油价格累计跌幅已达38.53%。
隆众石化网分析师李彦认为,在多重利空打压下,国际油价失守每桶70美元的关口已在意料之中。长期来看,低油价可能成为新常态,年内可能难以向上突破每桶80美元的关口。
欧佩克与页岩油生产国暗自较劲
在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产油国们往往更盼望着对手率先减产,甚至退出市场。
在11月底,纵使国际油价跌幅已超过30%,但控制着全球40%石油产量的欧佩克坚持不救市。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给北美页岩油生产商施压。
然而,就眼前来看,低油价对页岩油生产的打击尚未体现。纵然国际油价已经跌至数年低点,但美国石油产量仍在攀升。很多石油巨头纷纷表示,已做好迎接更低价格的准备。
美国能源信息局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原油产量升至每日908万桶,为198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去年同期的产量为每日801万桶。
“如果油价维持低位,页岩油生产商可能为了降低成本而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更多的石油。”英国阿格斯公司中东-亚洲原油与液化石油气副总裁亚历杭德罗·巴巴荷萨认为,中东海湾国家正在与页岩油生产国进行市场份额的争夺。虽然中东产油国希望借助低油价打压页岩油的生产,但这一想法能否实现还很难说。
美国花旗集团预测,美国页岩油价格的收支平衡点在每桶70美元和90美元左右,而在土地和基础设施已然就绪的主要页岩油产区,油价的收支平衡点可低至每桶40美元。
我国能源市场改革需啃“硬骨头”
全球原油供应过剩,产油国之间勾心斗角,国际石油市场已经进入熊市,低油价将成为新常态。这对于原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的中国来说,不失为一个好消息。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原油价格下降20%到50%,将在未来一年提升我国GDP增速0.14到0.36个百分点;将在未来一年降低我国CPI约0.12到0.31个百分点。
在成品油市场,考虑到近期国际油价跌幅迅猛,到12月12日24时国内成品油调价时间窗口将再度开启,国内油价有望迎来一次大幅下调。
新华社石油价格系统12月5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2月4日一揽子原油价格平均变化率为-9.8%。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斌表示,根据目前的原油变化率,到12月12日24时调价时间窗口开启时,国内油价下调幅度或超过每吨400元。
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当前国际油价处于低位,我国能源市场改革迎来了难得的战略契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专家夏义善表示,国际油价已跌破每桶70美元,但后续进一步跌破每桶50美元的概率相对较小。我国战略石油储备量与国际能源署规定的90天进口量标准相差甚远。借助低油价的契机,我国应适时补齐石油战略储备的短板。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除了石油战略储备之外,我国汽、柴、航空煤油等成品油储备建设也需要提速。另外,随着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也需要考虑天然气储备建设。
此外,与百姓民生紧密相关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也到了该啃“硬骨头”的时候。
以成品油定价机制为例,前几年国际油价处于每桶100美元以上,甚至一度达到每桶140美元,国内与国际市场联动举步维艰。而如今油价跌至每桶70美元下方,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恰逢其时。
根据我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之间的联动仍有两周左右的滞后。今年下半年国际油价下跌幅度已接近40%,但国内成品油价格累计跌幅仅有15%左右。
广东省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表示,当前国内成品油零售价仍有虚高的成分,政府定价的色彩浓重,离市场化仍有一定差距。当前国际油价恰逢低位,再加上成品油市场愈加成熟,适合推进市场化定价的步伐。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