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了史无前例的“七连跌”,与此同时,从6月至今,国际油价的跌幅也超过了20%。
对于塑料行业大市台州来说,油价的持续下跌,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连日来,记者通过走访原料、生产企业、出口外销等塑料行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还原一幅油价连跌下的塑料业的众生态。
●产业链之原料销售
大批发商
单项原料一个月节约进货成本2000万元,不打算囤货
台州没有石油炼化企业,原料销售环节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台州塑料行业的第一道环节。
作为塑料原料的一级批发商,浙江黄岩洲锽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洲锽)从国内或国外大石化公司进货,再分销给台州各二级零售商、生产厂家,年销售额达25亿元,在台州是数一数二的原料销售企业。
对于他们而言,更能直接地感受到油价下跌带来的影响。洲锽的主营产品为PET、PP等塑料颗粒,这其中,作为塑料水瓶、油瓶原料的PET所占比例最大。
该公司销售部经理马闯以PET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们公司平均一个月PET的销量为1万吨左右,而在两个月前,一吨PET的进货价还是1万元,两个月后的今天,已跌至8000元一吨。“光一个PET,一个多月下来,就为我们节约了进货成本2000万元。”
马闯觉得,在这个资金流关系到企业生存的时节,能以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才是王道,“但我们还是不会囤货,根据最近国际油价走势,塑料原料价格还会再跌。”
零售商家
存货与否决定企业亏本多少
有“需求”的地方肯定会有个“市场”,这句话说的是路桥。台州有着规模庞大的塑料原料需求,塑料化工市场也应运而生。
台州市塑料化工市场坐落于路桥路北街道,始建于1999年,市场内的25多户零售商家,主营塑料化工原料,每年能有13亿元货值的塑化原料,从这里流向台州各地及周边地市。而在市场外的月河街,塑化商店也是排得满当当,大大小小的至少有130多家。
毛兆德是台州市广贸塑化实业有限公司的老板,说话嗓门大,性子直,典型的台州豪放派老总。他的店铺就在台州市塑料化工市场内。
毛兆德拥有不少国外品牌的代理权,不过,国内进货还是占大头,一年下来销量达三四万吨。多年历练形成的“尽量不多存货”的理念,让他在本次原料大跌价中避免了不少损失。
“我的库存大概有三四百吨,原料平均跌价1000元/吨,我们零售价不会跟着马上降,这批货大概会亏个一二十万元。”毛兆德表示,他时刻关注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形势,向来谨慎出手。
不过,市场内多名店主告诉记者,他们仓库内的存货多多少少还是亏掉了一些,从几万元到二三十万元的都有,其中以亏损10万元左右的居多。
●产业链之生产企业
大企业
月省成本40万元,因早签订单未亏本
“油价跌了,从成本上来说是好事,但问题出在我们生产企业会有一定的库存。”三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小赧说。
三友以生产纺织机械专用塑料纱管为主,塑料占了他们生产成本的七成左右,每个月要采购近200吨的塑料原料PP,按照6月份的PP售价,一个月起码得有近250万元要用于支付PP的采购费用,这还不包括其他塑料原料。
张小赧的公司用的比较多的是PP材料,这两个月跌幅不小,平均每吨从原先的1.2万元跌至1万元,表面上看,一个月的成本应该能省上40万元。
“但库存一般要准备3个月,一个月生产,一个月存库,一个月运作。这3个月生产用的原料基本都是跌价前的库存。”张小赧说,幸好他们的生产都是根据订单来的,这些仓库里面的货,3个月前就已经签订销售合同,价格也是按照当时原料未跌价前算的。“不过我和塑料打了40年的交道,今年这么连续跌价还是头一遭,往年塑料价格起伏也就几百元而已。”
小企业
因为零散购买,原料未见大幅降价
台州有不少产销一体的塑料厂,规模不大,常常是开个店面就卖起了自家的产品。
台州国际塑料城的二楼几乎都是这样自产自销的商家。
10月31日,记者来到这里时,已近中午。生意清闲,邻近的几户摊主三三两两地坐着闲聊。记者问起最近塑料产品价格是否下调时,几家商户均表示没有太大影响,依然保持原价。
“我们都是些小厂家,一次要货不多,大部分原料进价没便宜多少。这几天,还有几样涨了点。”一家名为黄岩旗帜塑料厂的老板应女士说。
其他几名商家也纷纷应和她的话,“现在新进原料的价格也没怎么降,而我们的原料不少是以前库存的,往外卖的价格肯定也不会低。”另一名摊主说。
多名商家也表示,即使进货的原材料价格下降,他们也会保持原价出售,“就怕这次降价卖,下次一旦原料回涨,售价就涨不回来的。”
●产业链之出口贸易
塑料出口飘红,三个月增长均10%
市下控股集团主营产品喷雾器这几个月的出口表现,让集团董事长李富妙颇为欣慰——
7月1804万元,8月1987万元,9月2135万元。这三个月同比增长10%。
尽管市下控股集团的喷雾器主营产品PE价格下跌幅度并不像PP等塑料原料大,售价自然也不会降,但依然没能挡住国外市场对塑料产品的购买热情。
李富妙告诉记者,他们产品90%以上是出口的,其中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多,“今年的销售额已有2.4亿元,超过了去年的总量。尽管七八月是我们传统的销售淡季,但今年销量还是在增长。”
市下控股也像一般生产企业一样,保留一定的库存以确保生产,“我们一天要消耗30吨到50吨塑料原料,一次库存要保证在500吨左右。”
塑料原料成本几乎占了喷雾器总成本的60%,即使塑料原料目前跌价多,李富妙也会谨慎控制库存,“一方面是考虑到,我们仓库紧张,没有那么多的地方用来存原料;另外一方面,我们觉得原料价格应该还会下跌,现在不是出手存货的最佳时机。”
事实上,在台州的塑料行业,不只有他们公司的出口数据好看,几乎整个塑料行业出口都呈现飘红的景象。
据台州海关统计,今年7月至9月,全市塑料出口额达33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7%。
■记者手记
塑料行业投资走向理性
台州拥有庞大的塑料产业集群,医用、工业、农用、日用……几乎只要涉及到塑料的产品,都不难在台州找到。
据市塑料行业协会统计,全市共有塑料生产企业1.2万家,模具生产企业2000多家,年消耗塑料原料近500万吨,约占国内原料消耗量的十分之一。而塑料原料占了这些产品总成本的60%以上。原油价格及塑料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塑料产业的影响毋庸置疑。
三友一年得花1.3亿元购买塑料原料,市下则要花去1亿元,而小企业虽然购买塑料原料的总价不高,但占他们总成本的比例可能会远远高于这些大的企业。只赚取进出货差价的销售企业更是不用提了,油价变动时时牵动他们的神经。
不管是大经销商洲锽,还是塑化市场内的小商户,分析起各种大环境小环境来无不头头是道。别看他们不经常出门,但时时关注最新动向,上到国际国内政治形势,下到原料价格涨几分跌几分。即使是如三友、市下等大企业,拥有诸多固定客户,财大气粗,也会审时度势,看“菜”下单。
“买涨不买跌”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如今的塑料原料消费市场。大家在欢喜成本下降的同时,并没有大量“吃”货,持观望态度的多。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市场风险下,谨慎投资是普遍的选择。
油价下跌给塑料产业链带来的一系列波动,到了台州,倒显得有点风平浪静。从进口到出口的每一个环节,大家总会自动自发地将风险摊平捋顺,再大的起伏等传递到最后的出口环节,就变成皆可掌控的涓涓溪流。
这也表明,台州的商人们投资已经走向理性。
同样是有利有弊。利的是,行业可以规避更多的风险,暂时稳定发展;弊的是,过于依赖原料成本,发展陷入旧模式,转型突破成纸上谈兵。但不管咋样,已明显感觉到塑料行业内的老板们已不再是盲目冲动的暴发户习性,而有了更多深思后的决策。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