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价格暴跌致中国煤化工行业或近崩溃

   2014-12-15 中华石化网澎湃新闻网

105

核心提示:原油价格暴跌,让本就因环保、碳排放等问题备受诟病的煤化工行业境遇更加尴尬。目前油价或已跌至煤化工行业

原油价格暴跌,让本就因环保、碳排放等问题备受诟病的煤化工行业境遇更加尴尬。目前油价或已跌至煤化工行业盈亏点之下,若油价持续低迷,煤化工行业或近崩溃。

原油价格自今年6月份115美元/桶开始下跌,截至当地时间12月12日,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经跌至61.85美元/桶;美国原油价格基准WTI价格跌破58美元,报57.81美元/桶。

油价跌幅如此之大,使本靠原油价格高而有盈利的煤化工行业面临巨大的冲击。安讯思首席分析师唐敏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油价跌至65美元/桶左右时,除了某些企业(如神华等)外,整个行业几乎都是亏损的。若油价长期维持在65美元/桶以下,再加上其他设备折旧费、环保费因素在内,对煤化工行业来说将会是一场极大的挑战。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主要产品有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质烯烃等化工产品。

煤化工行业的主要经济效益取决于煤化工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竞争。

业内相关人士分析称,原油价格在100美元/桶时,煤化工行业一般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90美元/桶时,有些企业已是微利。从目前表观(当前煤价等静态条件下)看,煤制气和煤制油产品的盈亏点分别在油价为65-75美元/桶和75-85美元/桶,烯烃和甲醇等化工产品的盈亏点约在油价为65-70美元/桶。当前的油价已低于煤化工产品的盈亏点,煤化工行业已无盈利可言。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化工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牛新祥告诉澎湃新闻,煤化工的成本一般组成分为两部分,固定成本(厂房、设备等)占50%,可变成本占50%,其中煤炭成本占到30%左右,石油制化工产品中原油所占成本比例接近80%。唐敏说,煤价虽有下跌,但下跌空间有限,并不能抵消油价下跌所带来的影响,因为煤价跌幅低于油价跌幅,且在煤化工的成本中占比远不如原油在石油化工产品成本中的占比。

油价暴跌对煤化工的影响目前已有所显现,但从原油价格下跌传递到化工品价格下滑,一般会有1-3个月的滞后期,目前低于65美元/桶的原油价格的影响尚未能完全显现。

唐敏强调说,油价自年中开始下跌,现在的化工产品价格反映的基本上是70-80美元/桶油价的体系,若油价持续低迷,预计两三个月之后,煤化工行业将面临的冲击将会更强烈,会呈现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局面。彼时,许多煤化工企业或面临现金流断裂的问题。目前,煤化工的投资热度大减,也需要更谨慎。

即便目前煤化工行业已多无盈利,但多数企业“现在想停也不敢停,即使亏本也要生产”,唐敏称,设备的巨额折旧费、维修费等使得企业不敢停下来,因为一旦停下来就意味着认输,亏损也就没有挽回的余地,目前煤化工企业都在期盼油价回升来挽回局面。

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总工吕传磊也告诉澎湃新闻,在其厂生产的煤制甲醇现在关注的仅是边际贡献或者是毛利润,已经完全没有纯利润可言。

基于中国富煤、缺油、少气的国情,2013年国家政策门槛的松动,煤价下跌,油价处于高位,使得各地“逢煤必化”,煤化工遍地开花。

但中国煤炭资源和水资源逆向分布,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水资源缺乏。煤化工行业不得不面临一些随之而来的问题,如水资源和碳排放等问题带来的成本增加和社会舆论压力。

据了解,1000立方米煤制气约消耗6吨水、3吨煤;一吨煤制油约消耗10-15吨水、5吨煤。对于本就缺水的内陆地区,水资源的消耗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在碳排放方面,每千方煤制气要带来4.5-5吨CO2的排放,据中国能源报此前报道援引中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测算,中国2015年煤化工行业的碳排放量约为4.7亿吨,若按碳税15元/吨考虑,则煤化工行业需缴纳的碳税费用将达71亿元。此外,中国2013年的碳排放量约为100亿吨,煤化工的碳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近5%。

而此前中美双方发布的联合声明中,中国首次提出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值。据《瞭望》新闻周刊此前报道称,煤制气和煤制油是煤炭消费峰值和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最大不确定性。即使在严格的环境治理约束下,煤制气和煤制油的规模发展将使得煤炭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出现大幅度提高,对应的峰值时间也向后推移。

业内相关人士对澎湃新闻称,煤化工行业的起步就是畸形的,是一种政策性的导向,本身就存在诸多的争议。目前油价暴跌,煤化工几乎毫无盈利空间,水资源和环保问题也备受舆论指责,煤化工行业的道路将更为艰难。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