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主持召开的石油和化工行业应对REACH专家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呼吁,面对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和许可办法》(REACH法规)的挑战,国内化工企业应该积极应对,而不要再观望了。
欧盟REACH法规将于今年6月1日生效,该体系对欧盟市场上约3万种化工产品及下游的纺织、轻工、制药等产品分别纳入注册、评估、许可3个管理监控系统。据欧盟估算,每一种化学物质的基本检测费用约需8.5万欧元,每一新物质检测费用约需57万欧元。显然,该法规的实施,将对我国石油和化工及轻工、纺织企业产生重大影响。而当前除个别有实力的大企业之外,国内大多数化工企业对这一法规的认识还很茫然。
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调研员赵艳霞表示,近期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会同有关行业协会,就REACH法规的评估等问题,分别对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的化工企业进行了调研,而国内化工企业对这一法规的冷漠令人吃惊。此前,商务部和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也表明,目前国内化工企业对REACH法规的认知大致有3种情况:第一种,比较了解、比较重视、但不知道如何应对;第二种,了解一点,但不知道具体内容,也不知道有什么负面影响,不知道怎么应对;第三种,对该法规十分茫然,从众心理较强,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国内第一家拥有MDI自主知识产权的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属于第一种情况。据赵艳霞介绍,该公司不久前表示,针对欧盟REACH法规的挑战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就积极应对,要么今后就不再向欧盟国家出口产品。当然,他们的选择是前一种态度。
目前负责无机盐行业REACH法规应对工作的专家姜世光也介绍说,在受REACH法规影响颇大的国内无机盐行业,一些大企业自信自己可以从容应对,而且已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研究该法规的内容,并表示要成为国内同行中最先到欧盟进行化工产品注册的企业,以此提高企业本身的竞争力。
但从目前情况看,中国的绝大多数化工企业对欧盟REACH法规几乎一无所知,绝大多数企业对此反应冷漠,感到很茫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顾问顾觉生说,在调查中他们发现,有的企业厂区内连个厕所都没有,这些企业的安全、卫生和健康水平可想而知,他们如何迎接欧盟的考察?陕西一家化工企业的老总这些天一直愁眉不展,他说得最多的3个字就是:“难,没底。”事实上,有如此感慨的并非他一人。
还有一部分企业意识到了应对的紧迫性,但是不知道如何正确应对,或者说还有一些困惑。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秘书长田利明反映了一些企业的忧虑:REACH法规中对企业影响最大的是注册,注册抬高了欧盟的市场门槛,巨额的注册费用不仅大多数中小企业无力承担,而且部分大企业可能也无力承担。新规对企业注册数据要求非常严格,而且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数量级吨位时,需要提供的数据内容不同,企业要提供这样的数据极为困难。同时还规定只有欧盟企业才能注册,也就是说,如果企业要在欧盟注册,就必须在欧盟找到代理机构,还要抢先注册,否则就要支付知识产权费。这样单算经济账,就增加了机构代理费、数据检测费、注册费等。初步测算,注册一个产品就要支付50多万元人民币,这将严重影响相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有的染料企业认为,一些标准及检测连欧盟企业也未必可以做到,对于信息和生产技术等相对落后的中国企业来说,要在目前阶段实施就更难。各种检测费用及新材料肯定使成本增加,不少欧盟采购商在下单时也往往对生产商带有附加检测的条件。因此他们认为,中国染料行业的检测手段不比欧盟差,在WTO框架内,各成员国是平等的,希望国家有关部门与欧盟交涉。但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
相关专家认为,随着各国环保要求的提高,一些污染大的化工企业和产品必将被淘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必须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企业也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环保要求,增强产品更新的能力,同时
更应关注国际市场动态,加强贸易技巧,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