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煤炭布局变化有利打破垄断

   2012-05-03 中华石化网

64

核心提示:作为指导行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煤炭十二五规划》已下发各省和企业。目前,各省和企业正在组织对规划内容

  作为指导行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煤炭“十二五”规划》已下发各省和企业。目前,各省和企业正在组织对规划内容研究和分析。

  作为“十二五”煤炭规划的主要参与者和起草者,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贺佑国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解读“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供需、煤炭生产布局变化、煤炭基地建设、煤炭行业改革等重点话题。

  煤炭消费总量做“两手准备”

  《21世纪》:煤炭“十二五”规划提出,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15年消费总量宜控制在39亿吨左右。39亿吨是基于什么样的分析测算?39亿吨可否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贺佑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已接近世界的50%,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中占70%,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新世纪以来,我国生产和消费快速增加,年均增长近2亿吨,生态环境和国际压力越来越大。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综合考虑经济结构调整、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优化能源结构、科技进步和节能减排等因素,预测2015年全国煤炭需求量为39亿吨,并以此作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如果国民经济实际发展超出预期、节能减排目标和非煤一次能源供应无法按规划目标实现,煤炭消费总量很可能超过39亿吨。

  为保障能源安全供应和国民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规划》在煤炭供需总量平衡方面,采取了2方面措施。一是煤炭供应留有一定富余,供应能力按41亿吨/年考虑;二是将进口煤炭作为调节供需的补充。因此,“十二五”煤炭供应是有保障的。

  《21世纪》:从生产开发布局上看,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是“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发展思路。这一发展策略,对未来煤炭产业开发产生怎样的影响?

  贺佑国:《规划》综合考虑东(含东北)、中、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现状,提出了“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生产开发总体布局。

  控制东部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严格控制东部矿区超强度、超能力生产;二是在资源枯竭矿区加强深部和外围资源勘探,增加资源储量,延长资源枯竭矿区服务年限,确保东部地区煤炭稳定供应,缓解“西煤东调、北煤南运”运输通道的压力。

  稳定中部就是要防止中部地区主要产煤大省出现超强度开发问题,重点体现在煤矿建设上,要放缓速度。山西省应适度控制新井建设规模,重点做好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河南、安徽稳定现有生产规模,重点建设接续矿井。

  西部地区开发潜力大,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体。发展西部一定要统筹资源与环境、开发与保护、转化与外运的关系,实现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就是稳步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实现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避免重复东部煤炭开发的老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提出,将进一步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阶梯发展,引导东部地区的转型、转移发展,推动中部地区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促进西部地区科学发展和资源高效开发。

  煤炭集中度提高不会形成垄断

  《21世纪》:规划提出“建设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煤炭资源将向部分地区和企业集中,区域性垄断会否出现?

  贺佑国: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是煤炭工业发展的主体,煤炭工业如何发展、怎么发展、怎么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最终都要落实到煤炭企业。大型煤炭基地是煤炭生产开发的主战场、主要载体和重要依托,建设大型煤炭企业和大型现代化煤矿都要在大型煤炭基地内实现。大型现代化煤矿是煤炭工业的发展基础,没有现代化的煤矿就没有现代化的煤炭工业。

  《规划》提出“到2015年,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是综合分析了需要与可能,适应加快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世界煤炭工业发展趋势而提出的。

  目前,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煤炭生产集中度很高,美国前4家产量占全国46%,澳大利亚前4家占61%,印度尼西亚前4家占66%,到2015年我国前4家企业煤炭产量仅占22%,与主要产煤国家相比并不高,不会对煤炭行业形成垄断。相反煤炭产业集中度提高以后,对与煤炭工业相关的部分垄断行业和垄断企业形成制衡,有利于打破垄断。

  行业管理和国企改革最迫切

  《21世纪》:“十二五”期间,煤炭行业体制和机制领域的改革,最为迫切的是哪些领域?

  贺佑国:煤炭行业体制和机制领域改革,最为迫切主要是行业管理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目前煤炭行业管理职能分散,“十二五”期间应切实在推广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经验,在主要产煤省区形成职责明确、相互协调、务实高效的煤炭行业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深化企业改革主要是推进煤炭企业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1世纪》:规划指出:“煤炭行业管理不到位。行业管理职能分散、交叉重叠,行政效率低。资源开发秩序乱,大型整装煤田被不合理分割,不少企业炒卖矿业权,部分地区片面强调以转化项目为条件配置资源,一些大型煤炭企业资源接续困难。”可否对此行业管理现状做详细解释?

  贺佑国:我国煤炭管理体制几经变迁,煤炭行业管理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由于煤炭行业管理涉及面广,工作复杂,部门间协调难度大,宏观调控和监管效率不高。

  煤炭行业多头管理还造成煤炭行业管理职能明显弱化,产生了许多不良后果。如煤炭产业总体战略规划制定和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煤炭资源的统筹开发和有序利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以及减轻煤炭企业社会负担,煤炭与其它能源之间的协调供应等一系列涉及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行业管理职能弱化而迟迟得不到解决与落实。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