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新政难解磷肥企业困局

   2015-01-09 中华石化网中国化工报

68

核心提示:在去年国内磷肥企业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今年1月1日起国家开始实施化肥出口新政,从旺季高关税、淡季低关税

在去年国内磷肥企业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今年1月1日起国家开始实施化肥出口新政,从旺季高关税、淡季低关税改为全年实行统一关税,税率低位折中。因此不少企业认为,关税是大幅降低了,把出口作为企业走出困境的唯一希望。但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首先,研究一下国内外磷肥市场行情周期便可发现,由于运输距离差距等原因,国际磷肥市场的淡旺季与国内市场并不同步。大体上,国内消费旺季在上半年,而国际市场消费旺季在下半年。调整以前实行的差别关税是为保护国内农民用肥需要,根据国内市场行情确定的,基本是上半年国内旺季时采用高关税限制出口,下半年国内淡季时采用低关税放松出口限制。由于上半年是国际市场的需求淡季,关税新政下调了上半年关税税率,很可能对我国的磷肥出口并无多大促进作用。我国磷肥出口主要还是集中在三四季度,而关税新政在国际市场消费旺季时上调了出口关税,无疑会对我国磷肥企业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

其次,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磷肥企业的竞争优势正在缩小。今年起,国家实施新《环保法》,企业生产的各种排污收费大幅提高。同时,随着磷铵行业准入条件、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取水定额标准、磷石膏堆存技术规范等一系列政策的贯彻落实,国内磷肥生产成本将大幅上升。国际上,摩洛哥、沙特等有资源优势的国家为出口正在大力发展磷肥产业,目前年产量已达到300万吨,2016年前将形成400万吨产能,2020年前将形成600万吨产能。这些国家本身基本没有磷肥消费,产品均以出口为主,目标市场主要是印度和东南亚,其生产成本、生产条件及运输能力均比我国企业更具优势。随着海外新建磷肥装置的陆续投产,国内磷肥企业的出口环境将日益严峻。

再次,我们要看到,国内磷肥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已影响到行业的健康发展,企业效益下降,降低了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2013年我国磷酸一铵产能达到1750万吨,产量1168万吨,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6.7%;磷酸二铵产能达到1950万吨,产量1544万吨,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9.2%,国内需求约800万~900万吨,产能已超出国内市场需求一倍多。此外,贵州、四川和湖北等省新发现磷资源地区,在建磷铵产能83万吨,规划产能超过200万吨,而国内磷肥市场已经饱和。磷肥行业的产能过剩,进一步恶化了企业的运营环境,导致库存增加,效益下降。目前,即使是国内骨干大企业也出现了经营困难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走出去开发国际市场的能力。

总之,面对新的发展环境,磷肥企业应立足于国内市场,大力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树立品牌,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应发挥我国磷资源优势,开展磷肥工业与煤化工、氯碱化工、建材工业的耦合,构建磷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系列化、精细化、高附加值的产品。只有这样,才是国内磷肥企业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