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化7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争议不断

   2015-01-20 中华石化网中国经营报

67

核心提示:2015年1月1日,修订近两年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无疑给备受环保诟病的煤化工企业又上了一道“紧箍咒

2015年1月1日,修订近两年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无疑给备受环保诟病的煤化工企业又上了一道“紧箍咒”。

1月6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煤化”)旗下的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蒲城项目”)就因为环保问题,厂区大门遭到附近村民围堵。

随后,《中国经营报》记者赶赴现场调查获悉,围堵蒲城项目的群众主要来自于蒲城项目厂区附近的平路庙乡,围堵原因为蒲城项目试车以来,长期排放大量的黑烟,以及日夜的机器轰鸣声给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了影响。

对此,陕煤化回应称,蒲城项目的确在1月6日遭到当地群众围堵厂区大门,目前事件已经在当地化工园区管委会的协调下得到平息,陕煤化也将继续加大环保力度,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另外,本报记者还从陕煤化一位消息人士处获悉,蒲城项目在投料试车阶段的确由于各种设备、工艺参数需要调试,偶尔会发生不达标现象,但绝非村民所说的已经影响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至于真正原因,该人士称,附近村民想借环保获取更多利益。

企地博弈加剧

厂区大门遭围堵

“还我清静环境、给我健康生活、清除慢杀。”这是2015年1月6日,蒲城项目附近居民围堵厂区大门时所打的标语。

张强(化名)家距离蒲城项目不足一公里,他向记者表示,蒲城项目自规划建设到如今试车投产,在当地一直备受老百姓排斥;首先是在征地的过程中,不断地和当地村民因为征地补偿款发生纠纷,现在建成了,又不注重环境保护,长期以来厂区的烟囱里都冒有大量的黑烟,并且伴随着机器巨大的轰鸣声,给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当地居民想通过围堵蒲城项目公司的大门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时督促蒲城项目公司加大环保力度,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另外,张强的邻居杨先生则向记者透露,蒲城项目试车投产并不是2015年才开始的,在2014年3月份就开始试车了,但是在环保上一直差强人意,刚开始就受到当地群众多次举报,称蒲城项目所产生的粉尘影响了厂区周围群众生活。

随后,本报记者从蒲城县环保部门获悉,在2014年5月份,的确有蒲城县龙阳镇居民反映,蒲城煤化工业园存在粉尘污染现象,影响了周围群众正常生活。经查实,为蒲城项目180万吨甲醇70万吨聚烯泾项目目前点火试车期间,锅炉烟囱持续排放柴油燃烧产生的黑灰色烟雾和对配套的工艺管道、设备等进行吹扫、调试时产生的间断性噪音对附近村庄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要求蒲城项目公司要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至于1月6日,因为环保村民围堵蒲城项目厂区大门的事情,蒲城县环保部门方面表示,此事已经引起陕西省环保厅重视,随后可能会有调查结果。

随后,这一消息也得到陕西省环保厅的确认,并且在2014年1月9日,陕西省环保厅官网发布消息称,早在2014年3月11日,蒲城县环保局向蒲城项目下达了《关于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锅炉装置点火试车批复的函》,对于群众反映的烟尘、噪音污染问题,经现场调查,仍然为该公司在点火试车期间锅炉烟囱持续排放柴油燃烧产生黑灰色烟雾,配套的工艺管道、设备在进行吹扫过程中产生间断性噪音。

对此,蒲城项目环保部赵部长向本报记者表示,其实蒲城项目真正的试车时间是在2014年10月下旬,至于村民所说的三月份试车,事实上只是锅炉的点火而已。赵部长还透露,上述不管点火还是试车均是得到当地环保部门应许的,试车最终结点为2015年6月26日。

陕煤化蒲城项目在1月6日遭到当地群众围堵厂区大门,目前事件已经在当地化工园区管委会的协调下得到平息。图为厂区实景。本报记者黄杰/摄影

蒲城清洁能源项目的建设可谓“一波三折”,一位熟悉该项目的蒲城县地方官员向本报记者表示,在2008年10月15日,由陕煤化集团公司和三峡集团公司共同出资的蒲城项目100万吨二甲醚项目开工建设,但随后由于种种原因,在2010年1月16日,该项目变更为建设180万吨甲醇以及70万吨聚烯烃。

对于项目的主要产品的变更原因,该官员表示,这主要来源于陕煤化的战略布局,蒲城项目变更之后,其采用的DMTO二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烃、8.7mp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均在国内乃至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在锅炉除尘以及脱硫脱硝方面都明显优化于此前设定的二甲醚项目。

另一方面,该官员还向记者透露,由于该项目在技术方面具有优越性,所以被定为陕西省“十二五”重点项目。

那么,如何使得这么一个被地方政府以及企业看好的项目,却在当地受到群众的百般阻挠?

2015年1月15日,陕煤化蒲城项目方面就1月6日当地居民围堵厂区大门向本报记者正式回应。该公司主管环保的一位部长向记者表示,在2015年1月6日凌晨2点钟左右,该公司由于水泵失电造成故障,随后公司立即做出相应应急措施,可能在此期间有污染物推出,从而引起天亮之后的堵门事件。至于是否如当地居民所述,长期以来蒲城项目都属于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该部长予以否认。

另外,对于1月6日村民围堵蒲城项目,陕煤化一位消息人士认为,虽然看似为当地村民为了保护环境而采取的维权措施,但是,最终结果或许是以蒲城项目公司满足当地群众的过分要求而结束。

随后,本报记者获取的一份资料证实了上述人士的观点。据资料显示,蒲城项目堵门事件后,在蒲城化工园区管委会的主持下,蒲城项目公司和群众代表协商达成一致,蒲城项目公司加大环保力度的同时,将同意由园区出面组织,在临时劳务用工方面尽量使用本地附近劳动力。

记者还了解到,陕煤化蒲城项目目前共有职工1400人左右,其中在蒲城项目务工的当地人员就接近300人。

因此,上述蒲城地方官员表示,企业项目“扎根地方,造福一方”已经成为大型企业平衡企业与地方利益的重要手段。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