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关部门获悉,2014年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乙烯生产装置首次突破百万吨关口,实际产量102万吨,占国内总产量近6%,极大保障了本地下游优势制造产业的原料供应。
去年石化产值突破800亿元
“2014年12月24日,乙烯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截至12月31日,实现年产乙烯102万吨。”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2014年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乙烯生产装置首次突破百万吨关口,跨进年产百万吨级乙烯单线装置行列。
据了解,福建联合石化是目前全省唯一的炼油乙烯生产企业。2011年8月,福建联合石化启动炼油乙烯一体化“脱瓶颈”改造项目,计划将年炼油能力由1200万吨提升至1400万吨,乙烯年生产能力由80万吨提升至110万吨。经过三年多的建设,2014年“脱瓶颈”改造项目已顺利竣工投产,其中乙烯装置稳定运行,达到扩产后的产能、技术指标要求,并突破了具有指标意义的100万吨产量关口。
而在“脱瓶颈”改造工程带动下,目前泉港石化产业园区周边已初步形成以联合石化炼油乙烯为龙头,以聚丙烯、烧碱等中游项目为延伸,以塑胶、塑料等下游项目为配套的石化产业链,2014年石化产值突破800亿元。
产量远超世界装置平均规模
乙烯产量突破百万吨,意味着本地石化产业在国内拥有越来越重要的话语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乙烯产量累计达1704万吨,同比增长7.6%。而联合石化102万吨的乙烯年产量已经占到国内总产量近6%,对于产品供需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据悉,自2005年以来,中国乙烯工业发展迅速,基本每隔5年就上一个台阶,产能从785.9万吨迅猛跃升至1800万吨左右。目前,我国共有27家乙烯生产企业、35套生产装置,装置平均规模约52.4万吨/年,与世界52万吨/年的平均规模基本持平。而联合石化乙烯一体化项目的设计产能达110万吨,2014年实际产量102万吨,远远超过国内以及世界的装置平均规模。
与此同时,目前国内的乙烯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近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2015年关税实施方案》,对乙烯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即乙烯进口关税由2%调降至1%。而其原因,是因为尽管国内乙烯产能增速较快,但是仍然难以满足乙烯的下游需求,终端需求方面仍存在较大的缺口,不得不依赖于进口。
“在现阶段提升产能及产量,对于稳定国内需求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公布的各类信息显示,2015年亚洲地区计划进行停工检修的乙烯裂解装置至少有14套,受新建下游项目投产的影响,2015年来自韩国的乙烯出口预计减少,而日本1套裂解装置关停将导致日本乙烯出口与2014年基本持平,因此,作为流通的大宗基础化工原材料,亚洲乙烯供应仍然紧张。
为本地制造业输送原料
乙烯素有工业的“粮食产业”之称,它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等,是本地鞋服、箱包、建材等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业原料。而联合石化乙烯一体化项目则极大地保障了本地下游产业的“粮食安全”。
泉州是国内纺织、服装、鞋帽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中国鞋都”和“世界夹克之都”晋江、“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石狮等一批纺织、鞋服产业集群。“这些行业对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石化下游产品需求量巨大。”福建省经信委石化工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而在福建东鑫石化公司副总经理徐宝珍看来,就近供应的乙烯等基础化学品不仅满足了下游产业对原材料的需求,而且节省了化学品高昂的运输费用,为企业节省了生产成本。
“依靠着福建联合石化这棵大树,在泉州泉港石化工业区10平方公里的面积里已集聚了57家石化企业,它们的生产原料大多来自福建联合石化公司,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并为本地的鞋服、箱包、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优质原料。”通过石化产业,本地制造产业在客观上形成了生产链条的一体化,不但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延伸产业链,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还有助于带动本土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