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油价下跌 中海油尼克森裁员400人

   2015-03-19 中华石化网21世纪经济报道

68

核心提示:自去年年底以来,国际油价一直跌跌不休,3月18日再次刷新6年来新低。受此轮石油工业低迷影响,国际石油巨头

自去年年底以来,国际油价一直跌跌不休,3月18日再次刷新6年来新低。受此轮石油工业低迷影响,国际石油巨头壳牌和BP等公司近日纷纷对外宣布将大幅削减资本支出。

中海油旗下全资子公司加拿大尼克森能源17日也发布公告称将进行机构调整,并计划在北美、英国分公司分别裁员大约340人和60人。

裁员减负

中海油尼克森公司CEO方志表示,“过去2年尼克森的业绩表现不俗。2014年我们的油砂产量比2012年提升了40%,在英国北部海域开发的金鹰油田区块也将提前投产,成本也将严格控制在预算之内。”

方志称,石油市场的持续下行对所有能源企业都造成了影响。“我们决定对公司进行全面评估以保证其生存及可持续发展。很遗憾做出这个决定,但裁员对削减资本开支计划是十分必要的。”根据计划,尼克森将对北美地区裁员约340人,而在尼克森英国分公司将用磋商的形式减掉60个工作岗位,合计一共约有400名尼克森员工将面临裁员。

方志解释称,裁员是公司审慎作出的决定,但会保证受影响的员工得到公平的对待和尊重。“我们的长期发展前景取决于我们当前如何为公司做出决策。作为最大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商之一,中海油集团专注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当时收购尼克森这一决策的理由也是同样,不是目光短浅的行为,而是为了获得长期可开发的高品质资源。”

中海油集团是在2013年2月完成对尼克森能源公司收购的。这次收购也是中国公司有史以来完成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中海油当时报价151亿美元,加上一并承担的尼克森高达43亿美元的债务,这次收购总价高达194亿美元。中海油当时承诺将保留包括尼克森管理层在内的所有的3000名员工。照此估算,此轮裁员约占员工总数的13%。

尼克森并不是第一家应对油价下跌开始裁员的能源公司。今年2月初,法国道达尔集团曾宣布2017年之前将裁掉2000个工作岗位。此前世界第四大油气技术服务公司威德福国际公司也宣布裁员5000人,相当于其员工总数的约9%。

资本支出三年最低

油价持续下跌给石油巨头们带来的影响正在加大。裁员之外,石油公司们也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大幅削减开支的“收缩战略”。

今年2月,国际石油巨头壳牌公司和BP 公司先后宣布大幅削减资本支出,以应对油价的大幅下跌。其削减支出的大部分将落在油气勘探和开采业务上。壳牌称,2015 年投资规模将低于2014 年,未来3 年将削减投资150 亿美元;BP也宣布,今年资本支出将从先前预计的240-260 亿美元大幅削减至约200 亿美元,大幅削减了40-60亿美元。

应对油价持续下跌,尼克森的母公司中海油集团也同样选择了严控成本,削减资本开支计划。2月3日,中海油发布了其2015年战略展望报告。报告称,中海油今年资本支出计划为700亿-800亿元,比2014年预计的1083亿元同比下降了26%-35%,也低于2013年的924亿元。

中海油首席财务官钟华表示,今年公司将合理平衡短期效益和长期发展,严控成本、审慎投资。“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跌幅已超过50%,原油远期交易价格也维持在较低水平,我们据此对2015年计划和预算进行了调整。”

在中海油2015年开支预算中,中国和海外资本支出分别占52%和48%。而勘探、开发和生产的支出分别占21%、67%和10%。勘探支出预计147亿-168亿元,比2014年下降了29%-38%,计划钻探162口勘探井,少于2014年计划的186口;开发投资为469-536亿元,同比下降23%-33%;生产资本化投资为70-80亿元,同比下降41%-48% 。

中海油首席执行官李凡荣表示,“2015年,我们资本支出的原则就是审慎投资,关注现金流,平衡短期效益和长期发展,持续优化资产组合和资本配置。我们会继续关注宏观形势的变化。”

尽管中海油2015年资本开支下降,但净产量目标仍将保持增长。中海油当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公司净产量目标为475-495百万桶油当量,其中中国约占67%、海外约占33%。2016年和2017年净产量目标分别约为509百万桶和513百万桶油当量。

油价未来仍存在下跌空间。在被问及是否会关停北美高成本的油气开发项目时,李凡荣回应,“目前没有关停在产油气田,包括加拿大、美国非常规油气田项目的计划,因为非常规油气田关停后再恢复,对公司的损害更大。”

李凡荣指出,目前公司在北美的很多非常规项目处于开发早期,非常规早期的开发是不盈利的,这是行业的一个规律,因此要谈亏损为时过早。目前公司的重点不是关停,而是要通过加强管理、探索新技术等方式来降低运营成本。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