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编制:互联网+智慧能源路线图浮现

   2015-07-09 中华石化网21世纪经济报道

80

核心提示:互联网+智慧能源路线图浮现 储能产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互联网+智慧能源路线图浮现 储能产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互联网+智慧能源的路线图。

这一路线图主要包括四项措施:推进能源生产智能化、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和发展基于电网的通信设施和新型业务。

记者获悉,国家能源局已经牵头组织了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和天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团队,就能源互联网的功能定位、架构、关键技术、商业模式、制度保障和评估机制等12个课题开展研究,并将于近期完成汇总。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对记者强调,能源互联网的核心不在互联网,而在智慧。“智慧能源就是要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通信设施,将人的智慧传递到传统的能源设施上,实现其智能化,提高其效率。”

“根据《意见》的分工,互联网+智慧能源主要由能源局、发改委和工信部负责,至于说是不是要进一步单独出一个互联网+智慧能源的行动计划,还要看国务院的统一安排,目前还没收到国务院的通知。”国家能源局的一位官员对记者透露。

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

在路线图中,《意见》提出,首先要推进能源生产智能化。

具体而言,要建立能源生产运行的监测、管理和调度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加强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对接和生产消费智能化,支撑电厂和电网协调运行,促进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协同发电。鼓励能源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设备状态、电能负载等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与预测,开展精准调度、故障判断和预测性维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其次,国务院要求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多能源协调互补的能源互联网。突破分布式发电、储能、智能微网、主动配电网等关键技术,构建智能化电力运行监测、管理技术平台,使电力设备和用电终端基于互联网进行双向通信和智能调控,实现分布式电源的及时有效接入,逐步建成开放共享的能源网络。

“分布式能源网络属于典型的物理形态的能源互联网,但我们现在理解的能源互联网外延已经不仅仅限于此,是一个更为宽广的概念。”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峰分析。

李俊峰分析,分布式能源网络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技术和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如何通过互联网实现分布式能源供应与消费的动态调控,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的手段措施。

高峰认为,在分布式能源网络的关键技术中,储能尤为关键。分布式能源网络所需的储能技术与智能电网还有所不同,不仅涉及储电,还涉及到储冷和储气技术。储能的技术和商业模式都还未成熟,这是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的一个很大挑战。

记者获悉,国家能源局已经委托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启动国家储能产业“十三五”规划大纲的编写,以加快推动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

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

《意见》提出的第三项措施为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

国务院要求,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服务区域试点,推进以智能电网为配送平台,以电子商务为交易平台,融合储能设施、物联网、智能用电设施等硬件以及碳交易、互联网金融等衍生服务于一体的绿色能源网络发展,实现绿色电力的点到点交易及实时配送和补贴结算。

《意见》还要求,进一步加强能源生产和消费协调匹配,推进电动汽车、港口岸电等电能替代技术的应用,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基于分布式能源网络,发展用户端智能化用能、能源共享经济和能源自由交易,促进能源消费生态体系建设。

高峰介绍,所谓港口岸电供电是指让靠泊船只关闭船舶自备辅助发电机,转而使用港口方提供的清洁能源向主要船载系统供电的技术,对保护大气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它和电动汽车的油改电一样都属于很有前景的电能替代技术”。

《意见》提出的第四项措施为发展基于电网的通信设施和新型业务。推进电力光纤到户工程,完善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系统。统筹部署电网和通信网深度融合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同缆传输、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鼓励依托智能电网发展家庭能效管理等新型业务。

“这部分工作,不少地方已经开展多时,未来需要做的是如何优化和完善。”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曹军威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

航禹太阳能执行董事丁文磊对记者表示,整体来看,《意见》提出的互联网+智慧能源路线图还处于概念阶段,“如果国家能源局要制定专项行动计划的话,应该提出更为明确的政策目标和改革措施。”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