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吐哈油田鲁克沁采油厂玉东2—1区块长刘宏辉

   2011-05-17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217

  4月15日,火焰山下的玉东平3井生产出现异常。光杆不发烫,蹩泵压力不上升,现场采油工吃不准出了啥问题。刘宏辉闻讯后驾驶巡检车,赶到井场。

  听井口声音、摸光杆温度、看放喷出口……不到一刻钟,刘宏辉得出结论:“抽油杆断脱”,并断定断脱位置离井口较近。鲁克沁采油厂很快调来井下作业队伍,起出井下管柱一看,果真是抽油杆断脱,断脱位置距离井口不足50根抽油杆,确实“离井口较近”。

  经过维修,这口高产井很快恢复生产。现场采油工说:“谁也看不见的井下情况,就跟在他眼前一样,真了不起!”

  43岁的刘宏辉,如今是吐哈油田鲁克沁采油厂玉东2—1区块长。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这位油田技能专家13年前还是个采油“门外汉”。那时,他刚刚转岗到采油厂,对采油工作算得上“两眼一墨黑”。

  1991年,刘宏辉从玉门石油技校毕业,在吐哈油田油建公司一干就是7年。1998年8月,他走进了刚刚成立的采油第二事业部稠油试验班。

  鲁克沁油田埋藏着超黏、超深的稠油,开采难度被称为“世界级难题”。试验班就是负责进行先导性试验,为稠油规模开发探路子、攻克技术难关。

  人说“人过三十不学艺”。刚至而立之年的刘宏辉,走进了陌生的稠油采油领域,不得不啃起书本,学起采油工艺来。

  跟着师傅干了两个星期,刘宏辉这天想自己更换盘根,结果换一次,漏一次。一连换了五六次,都不理想。师傅过来了,上手一换,好了。

  刘宏辉傻眼了:“干的跟师傅一个样,为啥就不成呢?”师傅指点迷津,他才明白,换个盘根这样最简单的采油维护工作,也是需要掌握几个关键点的。

  刘宏辉领悟到,学艺不能学表皮,仅仅照猫画虎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要学“门道”。师傅讲的这个“门道”,就是理论、原理、流程。从此,刘宏辉在学习上更认真了。

  在现场,除了眼睛看、耳朵听、动手做,他更好问个“为什么”。师傅一时还答不上来的,刘宏辉就翻书找答案。一来二去,慢慢地,他成了稠油生产的行家里手。

  在生产中,刘宏辉善于总结创新,改进了一系列工艺流程,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降低了操作员工劳动强度。变频电机应用稠油生产后出现长停井不易开启的问题,刘宏辉改进开启方式,破解了这一难题。如今,这一新方法在全油田推广应用。

  2010年,刘宏辉通过竞聘当上了玉东2—1区块长。他随身携带的小本里记满了区块里所有19口油水井的工况参数。单量、取样、示功图,一项项参数在他脑子里组合,优化形成新的采油方案,实施后稀油掺稀量从90立方米下调到70立方米,每天节省下来的20立方米稀油可让掺稀生产的稠油井增加10多口。

  这一优化方案推广到玉东3—2区块后,缓解了鲁克沁油田稀油不足的紧张局面。

  刘宏辉还总结出单量法、憋压法、脉动法、温差法、波动法、过压保护等方法,可以综合判断稠油掺稀生产故障,为维护油井生产、提高生产时效发挥了良好作用。2011年年初,他编写完成的《稠油操作手册》,将这些成果囊括其中,成为指导采油工日常生产的“口袋书”。

  转岗13年,刘宏辉在稠油一线锤打了13年,钻研了13年。他先后完成“优选节能装置,降低节能消耗”、“提高中高含水井的产油量”、“延长稠油井热洗周期”、“提高稠油井开井时率”、“提高稠油井工况诊断效率”等技术成果,分别获得吐哈油田或采油厂一、二、三等奖。2001年,刘宏辉在采油厂技术比武中次次名列前茅,连续多年保持“技术能手”荣誉。2009年,吐哈油田公司聘任他为“采油技能专家”。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