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安全的“守门员”——记安徽合肥石油巢湖油库副主任刘峰

   2015-08-28 中华石化网孙德荣

156

核心提示:“别小看这一厘米露头的导静电线,如果不把它剥出来,软管就失去导出静电的功能,设备就会带病作业!”炙热

“别小看这一厘米露头的导静电线,如果不把它剥出来,软管就失去导出静电的功能,设备就会带病作业!”炙热的阳光下,安徽合肥石油巢湖油库副主任刘峰向接卸员讲解设备安全排查要领。

刘峰身材魁梧,国字脸上始终挂着直率、诚恳的微笑。他的父亲在原巢湖石油开了一辈子油罐车。1983年,刘峰子承父业,接过油罐车方向盘。由于工作踏实、责任心强,他开车17年来从未出过事故,2000年被提拔为车队队长。

2006年,车队改制,他调任巢湖油库任副主任,负责设备安全管理。岗位变了,可他干工作的拼劲没变。在他带领下,巢湖油库多年来未发生安全事故,连续多年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油库。

“门外汉”变成“刘百通”

从上任油库副主任的第一天起,刘峰就把“工作态度端正、安全意识牢固、专业知识过硬”作为座右铭,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向书本学、向同行学,很快成为设备安全管理的行家。

前不久,他在油库接卸泵房巡检时发现主输泵发生故障,立即叫来维修工小孔帮忙维修。修泵必须把电动机抬下来,可电动机重达439公斤,凭两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抬动。刘峰苦苦思索后,拿来一个用钢管和滑轮焊制的微型“龙门吊”,两人一起轻松地将电动机放下,很快就将主输泵修好,恢复了接卸作业。小孔打心眼里佩服:“刘主任,您太神了,这主意您是怎么想到的?”“我是从书上学来的,回头我送你两本书,只要你肯学都不难。”

长期的实践操作让刘峰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业务技能,无论是机械、电气还是自动化设备的检修维护,他都了如指掌,不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都能想办法解决,被同事戏称为“刘百通”。

一滴油也不能浪费

“安全是油库工作的重中之重,不能有丝毫松懈。”刘峰说。他只要看到油罐车司机登车没戴安全帽,就拿起扩音器,远远地喊话;看到驾驶员没把溢油探头放到槽罐里,就当着驾驶员的面登上车,把溢油探头放进槽罐,用行动告诫驾驶员下次不要再犯。

对外要求严格,对内刘峰也不放松。一次巡查,刘峰发现计量员在铁路槽车上量油时,没穿防静电工作服,他的脸沉下来,立刻叫停计量员作业,严肃地对他说:“衣服摩擦产生的静电,足以引爆槽车内油品。小事不在乎,就会出大事!”计量员听后顿时羞红了脸。

去年9月,巢湖油库清洗柴油储罐,罐内油品输转完后,罐底板低洼处还积有少许余油。刘峰从附近加油站借来手摇泵,将罐底余油扫得干干净净,全部回收到中转罐里。一旁的清罐人员竖起大拇指,连声赞道:“刘主任,您真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刘峰却郑重地说:“油品是国家的宝贵财产,一滴都不能浪费。”

“微改造”攻克“老大难”

一天早上,巢湖油库接卸班长梅建军正在接卸刚进库的11节槽车。他一边打开鹤管上的排气阀给集油管排气,一边介绍:“过去,接卸鹤管上的排气口安装在鹤管垂管上部,接卸员排气时,油蒸气经常喷到接卸员身上。油雾凝结后,滴到接卸栈桥上容易污染设备。经刘主任改造后,这个‘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

这项“微改造”是刘峰带领接卸班6名员工刻苦钻研、动手完成的。他们在钢管口处加装了一个90度弯头,弯头一端安装一截20厘米长的铝制短管,短管另一头接上一根1.5米长的耐油导静电软管,用包箍固定在鹤管垂管上。

接卸员将鹤管插入槽车的同时,排气软管也插入槽罐。排气时,油气通过软管全部排到槽车内,不会喷到人员和设备上,消除了这一安全隐患。

“排气软管用的是废旧加油机上拆下来的加油管,改造10个鹤管花费不足50元。小小的改造既降低油品损耗,又消除油气外排带来的隐患。”该库负责人王孝春高兴地说。(孙德荣 李翔宇 赵秋生)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