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欧洲石化业饱受高成本之苦。而原油价格下跌加上欧元疲软,以及部分生产装置出现技术故障,使欧洲石化业2015年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不过,业界认为,这些因素难以对欧洲石化行业提供长期的结构支撑,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使欧洲石化生产商得到一个喘息机会。部分企业正抓紧这一机会进行调整,以期实现欧洲石化业真正的重振。
需求增长盈利增加
去年四季度原油价格下跌耗尽了欧洲石化产品库存。到2015年初,在石油价格见底预期高涨时,市场的补库活动推动一季度需求激增。二季度欧洲多个石化生产装置出现非计划停工,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石化产品供应紧张,从而导致库存水平未能恢复。同时,供给不足还引发了欧洲在一、二季度各出现一波石化产品价格上涨潮。三季度相关产品价格出现了回落。
市场供应紧张,生产商自然提高了装置的利用率。PKN Orlen公司负责人称,今年二季度该公司的石化生产装置负荷率较去年同期显著提高,公司位于波兰普沃茨克的烯烃产量同比增长了13%,位于布拉格的Unipetrol装置负荷率同比增长了2%,与利安德巴塞尔的合资企业basell Orlen Polyolefins的负荷率增长幅度更是高达18%。
欧洲主要生产商二季度盈利显著增加。英力士的财报显示,其欧洲业务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增加了一倍,由去年二季度的7900万欧元增至1.58亿欧元。英力士公司表示,二季度烯烃需求非常强劲,主要原因是竞争对手装置的计划外停机造成市场供应紧张。北欧化工公司二季度净盈利同比增长了一倍以上,达3.51亿欧元,主要因为聚烯烃供应紧张以及原料成本下降。该公司聚烯烃业务利润率更是达到了两位数。
欧元走弱出口扩张
欧元急剧走弱提升了欧洲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同时还抑制了进口。最近,欧洲生产商部分收复了过去几年在欧元走强时丢失的石化品出口市场。
巴斯夫公司表示,汇率变化对该公司2015年上半年石化业务有利,欧洲业务利润较去年同期有显著增加,产品主要是乙烯裂解装置产品和乙烯衍生物,包括环氧乙烷和乙二醇等。
原油价格下跌带动石脑油、丁烷和丙烷等欧洲主要裂解原料价格走低,使欧洲乙烯裂解成本与中东和北美的乙烷裂解成本差距缩小,加上欧元疲软,实际上给了欧洲石化工业一次重振的机会。
石化重振任重道远
尽管今年欧洲石化行业出现盈利好转,但从中长期来看,相对美国和中东地区以天然气为原料的行业状况,欧洲石化产业仍处于竞争劣势。欧洲的主要原材料均非本地生产,如原油、石脑油或液化石油气必须依靠进口。虽然全年原油价格平均为57.65美元/桶,与2014年平均价格相比下跌了约40%,但石脑油等原料与北美、中东生产的乙烷相比仍然相对昂贵。
一些石化生产商表示,欧洲石化生产未来将继续处于竞争弱势。格雷纳指出:“我们相信今年欧洲石化业利润率提升只是一个暂时现象。实际上,欧洲石化业将迎来更艰苦和更激烈的竞争。”随着2020年之前美国新一波页岩气原料石化产能陆续投产,加上原产于中东地区(包括伊朗)的大量石化产品,未来全球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欧洲已开始对本土烯烃能力进行合理化整合。2013年道达尔宣布,将在2015年下半年永久关闭其法国Carling 的34万吨/年乙烯装置,英力士宣布将关闭其位于英国格兰奇茅斯的一套较小乙烯装置,雷普索尔公司和意大利 Versalis也进行了乙烯业务整合。
一些欧洲石化生产商准备利用从美国进口的乙烷作为裂解原料。北欧化工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加勒特最近证实,该公司斯泰农松德裂解装置原料需求的30%将依靠美国乙烷满足。英力士公司也在积极推进以美国乙烷为原料的技术措施,并一直寻求在欧洲进行页岩资源勘探的机会。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