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投入“减法”如何做

   2016-01-14 中华石化网农民日报

55

核心提示:从整个产业链角度看,化肥使用问题由生产、流通、管理等多重因素叠加造成。当前应多管齐下,瞄准产业链各环

从整个产业链角度看,化肥使用问题由生产、流通、管理等多重因素叠加造成。当前应多管齐下,瞄准产业链各环节中制约化肥减量的主要问题开展政策创设,推动化肥使用“零增长”。

生产做“减法”贯彻落实2015年工信部出台的《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化解产能过剩,严格遵守行业准入条件,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针对部分经营困难多、技术条件落后、主要进行传统肥料生产的中小企业,逐步引导其主动退出。根据区域土壤类型、作物种类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更多的与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相配套。转变化肥企业的经营理念,强化农化服务,形成“产品+服务”的经营模式,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创新农化服务模式,推出专用肥配制、个性化定制等商业服务模式。

管理做“减法”肥料作为农业专用投入品,其产品特性决定了必须通过专门的法律进行管理。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成员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肥料法或相关法律。针对我国化肥管理立法缺位的问题,加快出台《肥料管理条例》,建立肥料产品准入和退出机制,明确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规范生产、经销、使用等主体的行为。加强监管和执法能力建设,将多部门联合农资打假工作常态化,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化肥的行为。

使用做“减法”从不同作物和品种的用肥格局看,果树和蔬菜是今后化肥减量的重点,也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扩大推广的重点领域,出台商品有机肥使用补贴政策,引导农户进行化肥替代。粮食作物依然具有“减肥”潜力,据测算,如果全部按照测土配方施肥,粮食作物可削减化肥使用量26.7%。在作物优势生产区建立配方肥生产、加工和配送服务中心,落实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试点工作,将补贴与耕地地力保护挂钩,向配方肥、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倾斜,研究解决制约秸秆还田等资源化利用的瓶颈,逐步提高耕地有机质含量。开展对农户科学施肥的教育培训。

科技做“减法”加强企业科技研发能力,争取在关键技术和装备上有所突破,鼓励企业研发高效、环保型肥料。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节肥作物培育,启动实施作物节肥综合技术研发和集成项目。组建专家团队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广种肥同播、化肥深施等高效施肥技术,着力提升化肥利用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资监管与追溯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确保“卖”的安全,“买”的放心,“用”的可管可查。规范“互联网+肥料”经营模式,加强线上线下产品监管能力。吸收借鉴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如稻田养鱼、桑基鱼塘等循环农业模式,构建低碳农业技术体系,推广一批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的生态农业模式,建立产业、区域等层面的多级循环网络。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