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要求保障春节和“两会”期间煤电油气等供应

   2016-02-04 中华石化网中国新闻网

74

核心提示: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发改委日前发布了《关于做好2016年春节和“两会”期间煤电油气运及重要物资保障供应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发改委日前发布了《关于做好2016年春节和“两会”期间煤电油气运及重要物资保障供应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要加强经济运行动态监测,确保供电供热安全平稳,保障成品油天然气稳定供应等。

发改委要求,首先,要加强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各地经济运行调节部门要强化对煤电油气运供需状况的动态监测,准确掌握春节、“两会”期间的消费需求和市场变化,加强产运销衔接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同时,加强与气象等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判其对煤电油气运供应的影响,一旦出现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妥善做好应对安排。

其次,确保供电供热安全平稳。发改委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春节、“两会”期间电力供需平衡和供热保障工作,加强设备检查与维护,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发电、供热企业要确保机组稳定运行和安全生产,做好发电供热应急保障。电网企业要准确预测用电需求,优化电力调度,科学安排运行方式,务必保障供热机组运行需要,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认真落实优先发电制度,在保障供热的前提下,尽可能多消纳清洁能源。针对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用电突然增长的特点,加强县乡和农村配电网的供电和抢修服务,努力缓解配电网过负荷、低电压问题。要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应对工作,有效防范恶劣天气不利影响,确保居民生活和其他重要用户、重大活动供电安全可靠。

第三,保障成品油天然气稳定供应。石油石化企业要组织好油气生产供应,保障市场平稳有序。供油企业要优化产品结构,保持合理库存,满足各种油品特别是冬季低凝点柴油消费需求。针对春节期间收费公路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机动车流量明显增加的情况,提前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调运配送,确保高速公路沿线、旅游景区等用油需求,同时充分做好春耕农业用油供应保障准备工作。各地及供气企业要针对冬季用气特点,落实好各项增产保供措施;加强需求侧管理,细化完善有序用气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保供、限供、减停供次序;重点关注用气需求集中和资源供应薄弱地区,科学调用储气资源,及时解决矛盾问题,确保居民生活等重要领域用气需求。

第四,重视做好供应宽松形势下的煤炭保障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妥善处理煤炭行业脱困与保证连续稳定供应的关系。煤炭企业在安排好春节放假、煤矿检修的同时,要针对局部地区低温天气、春节客运等特殊情况,注意做好时点、时段方面的供应。煤炭企业和发电、供热企业要做好供应衔接,保障居民供热和发电用煤。运输企业要在统筹安排春节期间客货运输的基础上,兼顾好发电、供热等重点行业的煤炭运输。有关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极端天气煤炭供应保障预案。

第五,努力做好春运各项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关于认真做好2016年春运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2015]2974号)和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加强组织协调,努力增加运力,强化安全监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一旦出现恶劣天气及时启动预案,落实各项措施,加强道路疏导和路面保障,全力保障运输安全畅通。要加强春运工作的信用建设,充分发挥信用的惩戒和激励作用,努力维护良好的春运秩序。要统筹兼顾,做好煤炭、石油、粮食等重点物资和肉禽、蔬菜等生活物资调运,确保满足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

第六,全力做好应急保障和安全生产工作。要加强对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的跟踪研判预警,有针对性地完善煤电油气运生产供应各环节应急预案,细化应对措施,充实应急抢修队伍,备足应急物资,根据需要适时启动预案并抓好组织实施,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要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管理程序,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做到对不安全因素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化解。要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重大突发事件和极端天气对煤电油气运保障的影响。

第七,切实做好节日期间应急值守工作。要安排好重要时段及节假日领导带班和值班工作,健全应急协调机制,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如有突发事件和重要紧急情况,按照规定程序立即报告,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应对处置。供电、供油、供气、供暖等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单位,更要加强应急值守,全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发改委强调,各有关单位要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放在突出位置,使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保障春节、“两会”期间煤电油气运和重要物资的稳定供应,满足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