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称动力电池需要快速健康发展

   2016-02-14 中华石化网生意社

61

核心提示:近日,第二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司长张相木表示动力蓄电池确实是我们推进新能

近日,第二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司长张相木表示动力蓄电池确实是我们推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应想出一个指导性的文件来推动蓄电池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这个文件正在制定当中。

会上张相木概括了新能源汽车整体产业链的发展情况。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持了强势的增长,全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万辆,截止到2015年底,累积生产49.7万辆,基本完成了规划的目标。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带动下,我国动力蓄电池产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一是主要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加快产能扩张。2009年—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配套由0.3亿瓦时逐年增加到7.9亿瓦时,2014年提升到36.4亿瓦时,2015年动力蓄电池单体的产能接近400亿瓦时,据2020年生产200万辆新能源汽车来测算,我国未来几年动力蓄电池产品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生产配套的要求。

二是我国汽车动力蓄电池单体在安全性、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锂离子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了每公斤180瓦时以上,循环寿命超过2千次,单体成本降到了每瓦时2元以下,提前达到了规划的目标。部分企业的材料、电解液、电池产品已进入国际电池及整车配套体系。

三是我国动力蓄电池所需的矿石资源丰富,铁锂技术逐渐突破,资源供应情况大大改善。目前,已基本形成从汽车动力蓄电池资源开采、原材料生产到系统集成的产业链体系,基本实现了国产化。

四是我国动力蓄电池装备自主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电池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关键工艺制造装备总体提升很快,设备的可靠性、精度控制、生产效率等性能均取得了一定的提升,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张相木对于下一步如何进行推动动力蓄电池发展的一些初步的想法。

一、打造国家汽车动力蓄电池创新中心。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工信部正在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及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实施建设工程,这项工作是从2016年开始逐步试点来推进,我们打算首批推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创新中心的建设。动力蓄电池创新中心将联合产业链优势创新资源,采用市场化运行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相结合的体制和机制,开展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单体电池、电池系统等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基础技术和前瞻技术研究以及知识产权布局和储备研究,为行业提供技术研究、标准法规、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支撑,促进我国尽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动力蓄电池产业。

二、组织实施锂电池升级工程。为充分挖掘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潜力和空间,突破关键材料和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动力蓄电池产品性能、质量和安全性,我们考虑推动实施锂电池升级工程,发挥行业协同创新平台的作用,组织上下游优势资源,大幅度提升蓄电池产品性能和安全性。2020年实现比能量每公斤300瓦时的电池单体和每公斤250瓦时的电池系统。

这是考虑新一代锂电池产品产业化和整车的应用。同时,还将着眼于电池未来技术的发展。按照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布局一代的思路,加强新体系动力蓄电池的研究,建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关于电池安全的问题,最近议论比较多,我想在这里说两句目前媒体反映较多的三元锂问题。锂离子电池,本身包括磷酸铁锂、三元锂、碳酸锂、镍酸锂等多种类型,我们鼓励多种技术路线共同发展,三元锂电池比能量高,循环性能好,是未来锂电池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是在这个领域我国起步晚,用于客车的安全性开发和验证还不够,我们正在考虑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技术门槛,组织开展对三元锂电池客车等车型在现行安全标准体系下的风险评估。在评估完成前,暂停三元锂电池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第三,继续实施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4月,为进一步引导和规范产业发展,我们制定并发布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截止目前,我们已发布了两批共17家符合规范条件的动力蓄电池单体生产企业,后续将根据申报情况继续组织评审和发布工作,鼓励更多的企业按照规范条件的要求,不断提升研发和生产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需求。我们也将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和动力蓄电池行业自身发展情况,继续修改完善规范条件,加强对目录企业的监督、监管,进行符合条件企业动态的管理,并加强规范条件与其他相关政策的协调。

第四,加快标准法规的制修订工作。树立标准化体系和工作思路,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打算发布实施新能源汽车标准化路线图,加强动力蓄电池产品性能、可靠性、循环寿命、回收利用等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重点加快安全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制定动力蓄电池单体和模块规格尺寸标准,引导广大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将技术创新成果,通过标准固化下来,支持行业组织和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法规的制修订,不断提升在国际标准法规领域的话语权。

第五,加强关键装备研发与产业化。通过实施智能制造重大专项,提升装备的可靠性,精度控制、生产效率、智能化水平,降低制造成本,同时我们鼓励电池企业与装备企业联合开发配套装备,探索资本和风险共担的商业模式,促进动力蓄电池产业体系完善和行业整体的发展。

第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和国际交流。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充分发挥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的作用,加强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协调,推进动力蓄电池技术交流、人才交流、项目合作和成果产业化,支持动力蓄电池企业技术输出、产品出口以及到国外投资建厂,引进国外高水平人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