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花里的别样人生
“滋滋……”“叮铛叮铛……”中原油田采油二厂井下作业大队院内的一个偏僻角落里总能传出这样与众不同的音响。那里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大忙人,不管是酷热盛夏还是寒冷冬季,他们始终穿着一身严严实实、窟窿满身的工作服;工作时,他们从不以“真面目”示人,工具是一把把火热的“焊枪”,脸上罩着森严的面罩,或蹲、或仰、或俯,工作起来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他们,就是该厂井下作业大队稀缺的、令人尊敬的电焊工师傅们。
1月26日中午12点30分,刚刚加完班的电焊班班长张军伟和另外两名职工“有气无力”的走进食堂吃饭,额头上的汗水还没干,显然是刚放下手中的活。来到桌子跟前,只见他们用手撑着桌面轻轻地坐在椅子上,然后两腿自然伸直,让脚底板不接触地面,脸上呈现出一种非常“享受”的表情。当热腾腾的面条端到他们眼前时,三个人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狼吞虎咽”起来,好像在吃什么山珍海味。
“主人主人,来电话了,主人主人,来电话了。”随着一段有趣的手机铃声响起,班长张军伟一边吃饭一边拿起手机。“喂?张班长吗?我是作业5队的职工,我们队需要加工两个地锚,下午立井架时要用,您现在有时间么?”“好的,我们马上过去。”张军伟回答道,“抓紧吃,来活了。我先去量尺寸,你们吃完了过来。”张军伟对另外两人说道,然后紧着吃了几口饭,放下手中的筷子,不顾脚底隐隐传来的疼痛走向他们的“领地”。另外两个职工早已习惯了班长的“工作狂”脾性,默契地紧随其后的狂吃几口跟了上去。
到达工作地点,班长熟练地进行了任务安排:“张民,你去切割材料,老李,咱俩先把这个地锚损坏的部分砸掉,再进行焊接。”话还没说完,张军伟已经拿起锤头对着地锚底部砸了起来,张民则是带上面罩,拿起焊枪进行切割。顿时,场地上又响起了“滋滋……”“叮铛叮铛……”的美妙乐曲。
由于材料紧张,没有合适的钢板做地锚的叶片,他们就用厚厚的废旧钢板进行加工。虽然有人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起整个地球。”但是当钢板割好之后,如何将厚厚钢板加工成螺旋状叶片,让他们大费工夫。在困难面前,他们三个人先是利用杠杆原理,用尽浑身的力气把平整的钢板略微压弯,然后用火枪加热继续加压修正,直至钢板变形至螺旋叶片形状。在和锚杆焊接时,遇到地锚特殊部位,他们只能弯着腿,弓着腰进行焊接,往往是一个接头下来,腰酸的直不起来,手臂也不在听从“使唤”。为了避免被飞溅的焊渣烫伤,他们穿上厚厚的工作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即使这样,身上还是不免会被烫伤。焊接的过程中,如果焊渣飞溅到脖子和脚面,顷刻间就会和肌肤粘在一起,可焊接工艺要求此时绝对不能停下来疗伤,所以他们只有强忍着疼痛一口气把活干完。张军伟回忆起初学焊工时,一条焊缝下来,身体多处已经伤痕累累。但是多年来,他们从不抱怨,因为他们知道,要想少受伤,就得勤学苦练,工作干的多了自然就会熟能生巧。
已是中午一点多了,作业大队院内除了个别地方偶有车辆轰鸣外,焊工班的场地上依然在忙碌着。此刻,张军伟手中焊枪欢快地喷吐着耀眼的光芒,形成一道道绚丽的电弧,似乎在诉说着这群“面具人”对工作的热情,美丽的电弧在他们的掌控之下走出漂亮的焊缝。他们习以为常的任由擦出的电火花打在自己的衣服上,放纵电焊时产生的有毒气体环绕自己的四周。白烟、火花和面具人勾勒出一副烟雾缭绕的“仙境”画面。经过两个小时的辛苦努力,两个近两米长的地锚已然变的焕然一新,强壮有力。当作业5队的职工拿过修理好的地锚时,感慨地说:“师傅们,谢谢你们了,大中午的又辛苦你们了。”
(中原油田 王远程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