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郑滔个头不高,双眼炯炯有神,谈起工作来,“技术范儿”十足。
他有着多重身份。第一身份便是齐鲁石化运维中心炼油电气车间技术员,管理着炼油厂南生产区的全部电子设备。曾经多次解决生产装置的电子设备难题,并根据管理经验提出多个创新“点子”。第二个身份是运维中心炼油联合团支部书记,组织十几名青工参加各种团的活动。每到检修时,他便组成青年突击队,带领青工冲在各个检修项目的最前沿,为保质保量完成检修任务勇挑重担,奋力拼搏;在火热的检修现场挥洒汗水,书写青春。第三个身份是“学霸”。自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从没放下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是一边在工作中增长实践经验,一边巩固书本知识。天道酬勤,继2010年夺得银牌后,2015年,郑滔终于在中石化集团公司电气技术大比武中获得了最高荣誉——金牌!
他还有一个身份,便是青年志愿者。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弘扬“雷锋精神”是运维炼油团支部坚持多年的一项工作。自从2009年参加第一次“上街为民服务”活动开始,郑滔便上了“瘾”。每年的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和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这两天,郑滔都根据团委的统一组织,带领团员青年参加“上街为民服务”活动,每年两次,一次不落。
2011年3月5日这天,正巧与郑滔的阴历生日“偶遇”。这天,他起得很早。戴上红袖标的那一刻,心中陡然升起一种荣誉和责任感。由于是电气专业,他们小组不仅要为民服务,还多了一项“幕后工作”——保障活动现场的供电和用电安全。虽然为活动现场供电的手续和材料在前一天就已经准备就绪,也检查了好几遍,但郑滔还是有点放心不下——安全第一。他自身携带的电气工具也是一看再看,生怕落下一样。早早来到炼厂中心公园的配电室后,他再一次认真检查了电气设备及线路,开关、插头、胶皮线,一个螺丝都不放过,确保无误后,心里才算踏实下来。然后郑滔就同伙伴们一起敷设电缆并摆好电源插排,做好活动现场的供电安全措施。
小家电维修历来是这里的特色服务项目,有“金牌选手”服务更是“手到病除”。活动期间,郑滔一边在现场为居民服务,还要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一边不时“督查”活动现场用电情况,防止误碰带电电缆和插排,保证现场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活动结束后,他又和伙伴们一起停电、拆线、拆除安全措施等收尾工作。每次开展这样的活动,郑滔和伙伴们都是最早到达,最晚撤离,已经成为习惯。
2015年9月26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这天,也令他难忘。刚刚斩获“2015年中国石化电气专业技术比武”金牌的郑滔,去北京参加颁奖仪式,头天晚上6点才下火车。团委以为他参加不了第二天的活动,就没有通知他。可郑滔却一直惦记着……没想到第二天一早,郑滔带着一身疲惫准时出现在活动现场,令其他小伙伴吃惊之余更添感动和敬佩之情。
他说:“年轻人应积极贡献自己的热心和爱心,勇于、敢于奉献。能在“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作为一名志愿者奉献自己的热情和爱心,我感觉很自豪!能在这样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生日,更是一种别样的‘享受’,这个生日很给力!”
(齐鲁石化 杨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