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泥浆的“金手指”

   2016-03-15 中华石化网戴莹

52

核心提示:“队上有老陈,太棒了!”3月8日,海南福山油田,甲方负责人看到花名册有陈长元的名字,眉开眼笑。陈长元为

“队上有老陈,太棒了!”3月8日,海南福山油田,甲方负责人看到花名册有陈长元的名字,眉开眼笑。

陈长元为啥出名?他是钻井一公司钻井液高级技师,他“点泥成金”的绝活,在各油田“独步江南”,人送雅号“金手指”。

凭借他的“金手指”,参加工作26年来,他转战新疆、四川、湖北、海南多个油气勘探区块,成功解决钻探难题100多个,研究出聚胺钻井液体系,大幅提速提效海南高温复杂地层钻井施工,累计降本增效千余万元。

技术,在闯荡中磨炼

2003年,在钻井队担任泥浆大班的陈长元,随队赴川东北会战,承钻双庙1井。这口井是一口高难度海相气井,它的施工在整个中国石油钻井史上具有教科书意义,但也是陈长元的职业生涯的“噩梦”。

作为江汉钻井进军川东北的第一口井,双庙1井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然而,这口井从开钻开始,各种复杂情况不断。地层压力变化大,气层高压含硫,一开钻就出现大段恶性井漏,一般堵漏完全不起作用。在恶性井漏面前,钻井人都明白,作为泥浆大班的陈长元,工作量与压力是多么巨大!几乎一夜间,他嘴里就长满水泡,2个月,他几乎没有脱下过工衣,一天到晚,除了不停堵漏,就是一次次查资料试配方。一天,井场走过几个当地老百姓,陈长元一头乱发、满脸胡茬,差点被当成精神病。

怎么办?公司紧急邀请各地专家前来“会诊”。当时,高密度解卡剂配置技术在江汉钻井尚属空白,西南石油学院教授在现场研制了堵漏配方。“太不可思议了!量加得这么大!”陈长元瞪大了双眼。在教授开出的罕见高密度处方面前,井下的复杂状况终于控制住了,也点燃了陈长元从教课书式研究到突破性研究的热情。

“每打一口高难度井,我就收获一分。”多年后,陈长元仍然打心眼里感激这口让他心力交瘁的双庙1井。在随后的双庙101井施工中,陈长元学以致用,运用“桥浆堵漏”技术,成功解决了复杂地层问题,成为远近闻名的泥浆“土专家”。

2013年,在湖北松滋岗钾1井,为配置高密度压井液。他一次次反复试验,当看见陈长元新配置的高密度压井液时,甲方技术人员简直不敢相信:“流动性这么好,哪像2.3的高密度泥浆,肯定是1.3的低密度!”“是不是,测一下就知道了。”陈长元微微一笑。对方半信半疑取了样,检测后投来敬佩的眼光,这种全新的高密度压井液,不仅为甲方节约泥浆成本15万元,更为公司赚回技术服务费100多万元。

征服严苛甲方

在塔河油田胜利六堪AT2-6H井承担钻井泥浆技术服务时,陈长元面对的,不仅仅是高难度的井下情况,还有多方面的考验与挑战。在此之前,陈长远就听说,承钻这口井的胜利钻井队队长出了名的“严”,已“赶走”不少泥浆技术服务人员。

陈长元不信邪。他说,严,说明工作要求高,不代表不讲道理,优质服务,就能合作好。

一天中午,打到深层段时,泥浆工突然跑来说,泥浆常规性能数值变化较大。陈长元立即跑上泥浆罐重新检测,发现漏斗粘度上升,流动性差,切力、失水剧增……队干部也赶来了,“肯定是钙污染了!”大伙凭经验议论纷纷。

陈长元眉头紧锁:“看起来很像钙污染,但没有数据,不能下定论!”陈长元通过试验,得出结论是碳酸氢根污染。他迅速处理,在泥浆罐上坚守了4个小时,直到泥浆性能恢复正常。

“差点坏了大事!”不苟言笑的队长乐了,对陈长元竖起了大拇指,“如果按照钙污染处理,损失就惨重了!”

征战海南

2015年,油价断崖式下跌,甲方福山油田大幅压减投资,每口井都采取招投标方式,并实施排名淘汰制。

而当时的钻井一公司海南项目部,由于井下故障频发,已经亏损一千多万,在甲方排名末尾,钻井一公司坚守十余年的海南市场岌岌可危!关键时刻,陈长元临危受命,担任海南项目部泥浆技术主管。

海南地区几乎口口井都遭遇井壁垮塌,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成本,而解决这个问题,关键靠泥浆。

形势逼人!陈长元迅速投入战斗,决定研发一种钻井液新体系,但研发谈何容易,高等院校的教授都不敢夸海口,更何况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工人技师。放弃?那就不是陈长元了。

研发是艰苦而细致的,每个配方都要加进几十种不同化学药品及溶剂,针对不同的钻井工艺,不同的地层构造,做近百组试验,演算上千个数据……他夜以继日地查资料、做实验,项目部他宿舍里的被褥,由于长期无人使用长了霉。“那段时间真熬人啊,头发都快掉光了。”陈长元回忆。

由于海南项目部条件有限,在研发最关键期,陈长元申请回家休假,而这个“休假”,就是到公司泥浆实验室做实验。

妻子埋怨:“好不容易休假也见不着人。”儿子嘟起嘴:“本以为爸爸能陪我,可他真懒,一回家就呼呼大睡。”

最终,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一套适应海南地层的钻井液体系,成功解决了福山油田钻井垮塌技术难题。去年,海南项目部基本无故障复杂,刷新了福山油田10多项钻井纪录,平均机械钻速同比提高1倍以上,平均钻井周期缩短8天,降低钻井液综合成本300多万元,一举扭亏为盈。

(戴莹 张志红 熊杰)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