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如一日 只为“坚守”——记宁波石油质检中心员工王菊梅

   2016-03-08 中华石化网劳燕燕

99

核心提示:图为王菊梅检验油品(郑利仙摄)随着3•15的日益临近,浙江宁波石油的中心质检室异常忙碌,办公室里的电话

图为王菊梅检验油品(郑利仙摄)

随着3•15的日益临近,浙江宁波石油的中心质检室异常忙碌,办公室里的电话声经常响得此起彼伏,热火朝天。“莲桥站的指标出来了吗?”“新兴站的油样达到挂牌指标了吗?”在一声声急促的询问声下,让原本就已高度运转的质检中心显得更加忙碌。

新思路破解时间难题

应国家发改委的要求,目前,浙江地区已全面实现国五汽柴油供应,宁波石油的所有加油站在去年的十二月中旬就已开始在宁波全市范围内供应国五标准的汽柴油。因为标准高了,对质检室的工作要求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五汽柴油的关键指标之一就是油品中的硫含量必须达到国五标准,因此质检室内的检验工作异常繁忙。在众多忙碌的身影中,有一位质检员却并没有因为电话的不断催促而手忙腿忙,仍然一丝不苟地工作着。她犹如质检室中的定海神针一般,不慌不忙地在各种仪器中行走着。

她就是宁波石油质检中心的质检员王菊梅,在她的工作准则中,质重犹如生命,当然在保质的前提下,检验的速度也是需要同时兼顾的,通过她几个月来的不断摸索,她有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在这之前,她为了多检验几个油样,经常会放弃午休时间,有时在仪器前一坐就是一天。工作中,她用微针量取样品精确到微升,再进样,再量取,一个油样需要反复操作三次,达到重复性标准后,才算是完成检验。

一天下来,很多别的检验人员都会累得眼睛发花,腰酸背痛,大大地影响到硫含量的检验工作,但是在王菊梅面前,品类多,时间紧,任务重的难题都不是问题。由于她敢于创新,在通过一系列的尝试后,她提出了用“双针交替进样”的方法,实现了各站点当天送来的油样当天完成的目标。在她的努力下,宁波石油的国五油品置换工作提前完成。

踏实钻研成“技术达人”

为何王菊梅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前行?这应该源于她对工作的坚持。1986年9月的一个下午,宁波石油的质检中心迎来了一个充满着青春气息的女孩,这就是王菊梅。那天是她到公司报到的第一天。自从迈入质检中心的大门后,王菊梅的人生就和这里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踏上工作岗位的王菊梅,身上带着与生俱来的刻苦和执著,她不停地穿梭于各个检验室之间,每台检验仪器前总有她的身影。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再加两遍,一直到检验方法熟透于心,操作过程得心应手为止,王菊梅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时间不长,王菊梅就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功底,并作为主力参加了全国技术比武,取得了团体第一名的荣誉。

为肯定宁波石油质检室人才的培育工作,质检中心被浙江石油评定为“质检员培训中心”。王菊梅成为中心的培训骨干,多次对省内外质检员进行集中培训,言传身教,尽心尽力地做好传帮带工作。她教出来的学员遍及省内各市,有的甚至远至陕西、内蒙。所有学员都亲切地称呼王菊梅为“师傅”。正是王菊梅自身精湛的业务能力,以及对学员们孜孜不倦地教导,才让她显得更加的实至名归。

默默坚守只为那份担当

质检中心的同事们都知道王菊梅有一个口头禅叫“我来吧”。这么多年来,别的同事无论是工作中遇到困难了,还是生活中碰到难题了,王菊梅总会挺身而出,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句“我来吧”。

让质检中心的同事们最难以忘怀的就是去年的除夕夜。那天,质检中心临时接到通知,要求在晚上7点左右对一船自采汽油进行检验,虽然加班是常事,但是大年三十要来加班却还是头一回。临时的突发情况,让质检员们一下都难以招架。这个时候,王菊梅一句“我来吧”,接下了这个任务。

本是一个阖家团圆,举国同庆的日子,王菊梅却一个人在质检室里辛勤地工作着。窗外烟花漫天,火树银花,各家各户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中,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王菊梅认真细致的工作状态。

她一心一意,有条不紊地操作着各类仪器,在她的心里,此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可靠。一个个项目,一次次实验,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复检验,王菊梅顺利地完成了整个检验工作,此时,跨年的钟声已经响彻整个中华大地。

如今的王菊梅,已经在质检岗位上度过了30个年头。虽然现在的她已经从一个青涩的少女变成了质检室的老师傅,但是她对于油品检验工作“质量第一,精益求精”的工作信念仍然没有改变。在她的心里,质检工作每天都是崭新和好奇的,每一个检验项目就如同一处既熟悉又陌生的风景,有重温的熟稔,也有新鲜的契机,而她却在这条道路上永远停息,永不止步。

(浙江石油 劳燕燕 何登)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