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最大民营煤企陷入清盘危机

   2016-04-26 中华石化网中财网

49

核心提示:刚把清盘危机延后的恒鼎实业,又卷入一场追债官司,可谓是难关一个接着一个。4月20日上午,恒鼎实业公告称

刚把清盘危机延后的恒鼎实业,又卷入一场追债官司,可谓是难关一个接着一个。4月20日上午,恒鼎实业公告称,旗下全资附属公司恒鼎中国于4月15日接到广东省高院签发的附带传票令状。原告人招商银行深圳车公庙分行向恒鼎中国提出申索,涉及未偿还本金及违约利息款项约5.76亿元(人民币,下同)。

就在该公告发出的前一天,恒鼎实业成功押後香港清盘呈请,相关聆讯已被押后至今年6月20日。这也意味着恒鼎实业又获得了两个月的“缓冲期”。不过,如何利用好这段时间,对曾被评为亚洲最年轻富豪的恒鼎实业董事长鲜杨来说,或许依然是个头疼的问题。

频违约引诉讼和清盘危机

这一次的法律诉讼,源自一项贷款协议纠纷案件。2013年1月13日,招商银行深圳车公庙分行与恒鼎中国订立担保协议,其中六盘水恒鼎及盘县喜乐庆作为担保人,而六盘水恒鼎、盘县喜乐庆及四川恒鼎质押若干资产及采矿权。然而,直至今年1月20日,恒鼎方面未偿还的本金及违约利息款项总计约5.76亿元,由此招致银行方面的申索。

实际上,这5.76亿元的欠款只是恒鼎实业负债的一部分。去年11月,该公司有一笔债券违约。该债券为其在新加坡交易所发行的4亿美元5年期优先票据,票面利率8.625%。2014年已提前赎回了2.17亿美元,到2015年11月4日的到期日,还剩下本金1.83亿美元未兑付,加上利息790万美元,总计仍有1.906亿美元待兑付。

此外,该公司还有数亿元的银行贷款逾期。恒鼎实业间接控股的一家子公司向一家银行借入短期无抵押贷款,已在2015年6月到期,而公司尚未支付有关应计利息,至当年9月底尚未偿还的本金约2.9亿元人民币。

更为严峻的是,恒鼎实业一笔约1.34亿美元的长期抵押贷款于今年1月4日逾期。该笔贷款债权人为一家境外银行,由国内一家银行出具的8.58亿元的人民币备用信用证作抵押。该信用证已被强制执行,而后国内银行要求恒鼎实业偿还扣除保证金之外的6亿元人民币借款。

债务压身的恒鼎实业,今年1月19日接获一项针对该公司向香港高等法院呈交的清盘呈请。该呈请正是一名买了恒鼎实业发行的前述优先票据,却迟迟得不到兑付的债券持有人提交的。

陷入清盘危机的恒鼎实业,至今未发布2015年年报,并从4月1日起停牌至今。4月19日,恒鼎实业公告称,经主审法官聆讯后,清盘申请已被押后至今年6月20日。重压之下的恒鼎实业,获得了两个月的“喘息期”。

亚洲最年轻富豪困境难解

恒鼎实业,如果不是圈内人士,知道的人可能并不多。但如果说到鲜扬,或许会有不少人知道。据早年间媒体报道,鲜扬曾经以110万元起家,8年时间从公务员变身百亿富豪。在福布斯“亚洲最年轻富豪”榜、胡润百富榜、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等诸多榜单中,鲜扬都曾经是常客。

鲜扬,就是恒鼎实业的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鲜扬先后收购了位于四川和贵州两省的20个煤矿、两家洗煤厂及1家炼焦厂,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煤焦化民营企业”。同一年,恒鼎实业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第一家在境外主要资本市场IPO上市的能源型民营企业。

然而,随着整个煤炭市场的产能过剩以及整体大环境的影响,恒鼎实业也难逃亏损命运。智通财经查阅公告发现,2012年公司还盈利5.93亿元,但到2013年就亏损了5300万元,到2014年更是巨亏14.2亿元。

目前恒鼎实业2015年的年报还未出来,但去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不到3.97亿元,这还是同比增长20.9%的结果;除税前亏损3.86亿元,虽然相较于2014年上半年亏损11.3亿元,减亏了65.8%,却仍未走出亏损的泥淖。

事实上,早于2013年,鲜扬就开始谋求“救赎”,而方式无非资产处置或再融资等。从出让云南恒鼎50%股权,到卖掉亚洲最大锂辉石矿,从转让贵州小煤矿,到整合产业链降成本,鲜扬的财富保值步伐愈加艰难。

虽然以上种种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司的困境,但最终走出泥沼还得靠整个煤炭行业的复苏。然而,当下的事实是,煤炭行业仍然艰难。据中国煤炭行业协会的数据,截止2015年底,全国煤矿总规模为57亿吨,而煤炭消费量约为37亿吨,供给过剩高达20亿吨。

有业内人士认为,经历了2015年的整年下跌行情之后,煤炭价格下行空间有限,但在产能过剩且难以控制的背景环境下其上涨幅度亦受局限,所以煤炭价格低位平稳运行将成大概率事件。

如何挽救西南最大民营煤企,对曾经的亚洲最年轻富豪鲜扬来说,显然考验还没有结束。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