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以来最累的一次野外工作”——记集团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先进典型夏维书

   2016-04-28 中华石化网贺彦

57

核心提示:“太累!太累!身体累精神更累,这次川北野外地质调查是我有生以来最累的一次。”谈起今年4月刚结束不久的

“太累!太累!身体累精神更累,这次川北野外地质调查是我有生以来最累的一次。”谈起今年4月刚结束不久的野外工作,夏维书感慨地说。

为了战略突破川东北下组合,力争重大发现,形成新的资源接替阵地,3月底-4月初,夏维书带领4人(包括司机),历时20天,“穿越八百里秦川,奔赴大巴山腹地”,落实了龙王庙组的沉积和储层特征,为后期勘探部署和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这么累?是不是年纪大了的缘故(明年退休)?笔者戏谑地说。

他坦然,虽然和年龄有点关系,但不是主要的,主要是这次去的3位年轻科研人员比自己孩子还小,脏活、体力活、危险活自然不忍心让他们干,何况都是需进行最基础地质培训才能上岗的80、90后年轻人。这样感到“身体累,精神更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时间紧,任务繁重。这次野外实测基干剖面2条,草测剖面2条,观测采样剖面2条。其中,基干剖面、草测剖面都要丈量地层厚度,最厚的有200米,最薄的也有90米。按1﹕1000精度实测和1﹕2000~5000精度草测,每条剖面可分出40~50个小层;每层都要取一个样,有的甚至取3-4个样;剖面分层小到0.5~1米的岩性变化、沉积-储层等变化,都要进行分层,并开展精细描述。而完成这些计划仅有20天。

压力山大。这次野外工作既要地质支撑后续井位论证,也为后期井下地层分布和地震礁滩相识别提供依据,同时,更有肩负培养年轻人的重任。年轻人野外现场“基础”技能比较薄弱。面对这种局面,而且在这任务重、时间又紧迫的情况,不由得心里很着急,甚至有时候急得直冒冷汗!这样很多事情就不得不自己动手。

累“狠”哒。一个分析化验样品的采集,不是简单随便敲一块岩石,首先,要考虑其是否有代表性,能否客观真实反映所处岩性段的相关地质特征。其次必须符合规范和标准,即不同的分析目的对样品体积大小和形状等有不同要求;再次,必须是新鲜的(分化程度尽可能低的),如果所采样品分化程度高,那么分析得出的数据必然是不客观,没代表性,就不能真实反映所处岩性段的地质情况,容易误导勘探生产和形成错误的地质认识,甚至误导上级领导决策。

大巴山的岩石坚硬、致密、裂缝少,打样品耗体力也危险,用采石场那种4磅或者8磅大锤,甩开膀子抡,才能敲下大块岩石,再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和不同样品目的、体积大小规格要求,用地质锤进行精修,采集到合格样品;在样品采集过程中,碎石常常飞溅到脸上,创下一个个小伤口(现在脸上还留下几个隐约看见的小疤痕),右手虎口震得拉裂,擦干血迹,贴上创可贴,继续干;火辣辣的太阳下,汗水流进眼睛,擦一擦,继续干;野外露头剖面荆棘杂草多,扒开或清除才能敲到合格样品,不免多次被刺伤,手上伤痕累累,其刺虽没断在肉里,然而常常感染胀痛……

“为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实现工作目的,每天7点30就上山,晚上6点半-7点才下山,草草吃完晚饭,常常是晚上十点了,还要及时整理资料,提炼认识,并得出初步结论…近60岁的夏老总还和我们一样摸爬滚打,不仅事事冲在前面,脏活、累活等相关体力活、危险活默默干,而且每天都不停地热情耐心地讲解野外工作方法、地质露头与岩矿识别等相关地质知识和工作技能。特令我们感动敬佩!”小组成员参加工作一年半的“90后”杨佩芸感慨地说。

(勘探南方 贺彦)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