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人才培养呼吁“终身教育”

   2016-06-20 中华石化网中国化工报

68

核心提示:“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设行业开放大学,构建石油和化工终身教育体系,既适应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

“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设行业开放大学,构建石油和化工终身教育体系,既适应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为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和自身完善提供了有效、便利的学习平台。”6月15日,在中国教育协会于重庆举办的石油和化工行业企业办学及职工培训经验交流会上,中国教育协会会长郝长江提出上述观点。

石油和化工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各类人才需求的持续增长。截至“十二五”末,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从业人员1687万人,比“十一五”末增加197万人,增长了13%。随着行业水平的提升,企业有通过开放式教育,培养多层次、高层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职工有依托灵活的学习方式,多途径的学习获得知识和学历的愿望。

“然而,当前行业存在人力资源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等突出矛盾,在人才培养方面,教育资源分散、办学条件薄弱、校企发展不均衡等现实问题突出。”郝长江指出,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全员素质和知识技能水平,以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学习型企业的形成,提高教育服务石化企业升级发展的能力。

中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副会长毕结礼认为,大学教育不能取代人才的个性化成长,人的个性化成长需要与所在组织和岗位相结合,企业大学的诞生满足了这一需求。目前,中国有2000多所企业大学,然而要解决个人职业发展的个性化岗位需求,企业大学还要扩大自己的功能。“企企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校企合作要以企业为主体,以政策为保障,学校专业老师与企业专业培训师相结合,以共同的利益对接点为核心,优势相加,实现个性化人才和科研化人才培养的结合。”毕结礼说。

重庆化医集团党委副书记李良斌表示,校企合作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办学模式。企业借力高校的智力资源优势,在教育资源、科学研究、师资培养、岗位培训、学生就业、科研活动等方面全方位合作,把以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与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郝长江最后强调,构建石油和化工行业终身教育体系要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基本理念;以“坚持校企合作、坚持产教融合”为基本原则;以建立灵活学习制度、实现学分积累转换、进行学习成果认定为实现方式。

会上,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华峰集团、山东默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河南化工技师学院等企业和学校代表分享了企业办学的经验以及校企合作的成果。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