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合成油脂在高精尖领域显威力

   2011-05-17 中国石化新闻网

110

    4月中旬,润滑油分公司又获喜讯,长城三种合成油脂产品的耐化学侵蚀和耐高温的特性,通过了中国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新型环保高能燃料的兼容性验证。该三种产品将为中国新一代全系列液体运载火箭提供润滑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石化发挥合成润滑材料的独特优势,在各行业高精尖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润滑材料是大飞机最有可能率先国产化的一块”

    2010 年以中国商飞的大规模国际招标为新起点,中国民机制造业进入以我为主的新时代。在可由国内制造提供的大飞机配件中,中国石化合成润滑油脂产品荣列其中。

    2010年7月12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领导拜访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会谈间,国产大飞机C919型号副总设计师周良道高兴地说:我们的目标是大飞机的国产化率达到30%。通过与中国石化的技术合作,润滑材料这部分很可能是2014年我们国产化最有可能实现的一块。

    2010年3月,相关部门通过轴承实验已确定把中国石化长城4010确定为“大运”飞机发动机的主滑油。润滑油分公司通过加强与中国商飞公司的合作,“航空发动机润滑油的应用研究”项目于2010年正式获得国防科工局立项。与此同时,为大型民用飞机研制推出的SINOPEC Turbo Oil 1外送SAE E34组织认可实验室评价的合同获得批准。润滑油分公司在2010年还启动和通过了AS9100航空航天质量体系认证,增强了在航空润滑产品方面的国际竞争力。

    “长城超高压合成压缩机油应在全系统推广。”

    2010年7月,在中国石化乙烯装置压缩机油国产化应用研究会上,30余位专家一致认为:长城 4511-1超高压合成压缩机油很好地满足了乙烯装置润滑和生产工艺要求,同意在茂名石化1#高压装置二次机上的应用。同时,建议加大长城超高压合成压缩机油在全系统的推广。

    近年来大量先进装备技术在石化业投入使用,然而在一段时期内,主要设备使用的合成润滑剂大都是进口品牌。润滑油分公司按照总部要求,积极和兄弟单位联手攻关。以乙烯装备为例,长城4511-1超高压合成压缩机油在国内最大高压聚乙烯装置——茂名石化乙烯1号、2号高压装置一次机上先后得到成功应用,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国外润滑油在购买、更换等方面都不太方便,这回用我们自己的合成油脂产品,产品和服务都有了保障。”该装置技术人员高兴地表示。

    润滑油公司与系统内企业单位还组织了一系列对关键化工装置和进口大型机组开展的油品替代攻关工作。福建炼化、青岛炼化、天津石化等在相继开展的国家级的炼油、乙烯工程建设项目中以长城润滑油成功替代了引进设备上的进口产品。

    “你们的产品能提供吗?我们想用!”

    钢铁行业的高炉炉顶液压站通常处于室外环境,在寒冬季节常会出现控制阀启动不灵敏的情况,而若选择低温流动性强的产品,在酷暑季节又有可能在高炉炉顶发生泄漏引发火灾。因此,在高炉炉顶液压站应用何种润滑产品一直困扰着我国的钢铁企业。

    润滑油分公司以特定结构的合成油为基础油,并配以自主研发的特效添加剂制成了长城牌4632酯型难燃液压油。产品一经推出,各钢铁企业纷纷来电询问产品情况,其中河北联钢燕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了先行者,于2008年在一套450立方米高炉上首家应用“长城”4632难燃液压油。

    4632酯型难燃液压油的研制成功,彻底打破了国外油品公司的市场垄断。另外,长城牌7029连铸机润滑脂、7029D润滑脂、油气润滑油、4407合成齿轮油等,也已被国内多家大型钢铁冶金企业应用于设备关键部位。

    前景广阔 明珠生辉

    中国石化润滑油分公司以合成润滑油服务我国各行业高精尖技术领域,树立了中国石化的良好形象。

    润滑油分公司推出的民用制氧、输氧使用的系列润滑油脂,确保了在工业和医用氧气压缩机、液氧输送泵、氧气输送管路中管件、阀门、氧气瓶阀门等纯氧环境中的安全润滑。有色金属加工专用油,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力支持了我国钽丝加工业,为加快我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的普及作出贡献。该产品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100%。开发的合成冷冻机油,打破了国外企业在这一产品领域形成的局部垄断,同时也使相关进口产品很快回落到合理价位,惠及了整个空调行业。一些合成润滑材料经过工艺调整,已成功应用于汽车配件产业,如导电脂、启动电机润滑脂、长寿命CVJ润滑脂、车身附件润滑脂等。合成油脂还出口到芬兰、希腊、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树立起SINOPEC品牌的国际形象。

    “随着中国各行业的科技进步,合成油脂大有可为。”在近期的一次中国石化合成油脂研讨会上,专家们对合成油脂的未来发展纷纷作出积极乐观的评估。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