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哥的“炼油梦”——记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茂名石化炼油分部联合五车间工艺副主任谭广飞

   2016-06-08 中华石化网刘丽婷

77

核心提示:在许多人的心里,清华大学的天之骄子会是什么样子?是西装革履地坐在办公室悠闲地喝着咖啡?是意气风发地站

在许多人的心里,清华大学的天之骄子会是什么样子?是西装革履地坐在办公室悠闲地喝着咖啡?是意气风发地站在高端会议上高谈阔论?还是专心致志地泡在实验室里求知探索?茂名石化炼油分部的谭广飞给出了与众不同的答案。他虽有名校光环,却有着农民工般吃苦耐劳的精神,志愿扎根炼油一线,为炼油梦奉献热血青春。

谭广飞是茂名石化炼油分部联合五车间工艺主任,201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他勤于思考,技术精湛,2013年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催化裂化工艺技能大赛金牌。近日,谭广飞凭借出色的工作业绩被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放飞梦想磨一剑

2010年7月,谭广飞和40多名大学毕业生一起作为新催化裂化装置开工的主力军,被分配到茂名石化炼油分部联合五车间二催化装置学习。

尽管毕业于清华名校,可谭广飞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他放下名校光环,白天在装置走流程,跟着师傅切换泵,改流程,遇到问题,虚心地向师傅请教。在他身上,看不出一点儿清华生的牛气,从反应、产品再到机组,不到一年,谭广飞就顺利取得了二催化装置的全岗上岗证。

2011年10月,谭广飞被抽调到联合五车间新催化装置开工筹备组。由于刚开始接触工艺管理,在制定许多技术方案时,经常会出现由于考虑不周全而错漏百出的情况,不是流程画不细,就是阀门的前后顺序颠倒,这让一直好强的谭广飞深受打击。但他没有被挫折打倒,而是及时向车间领导、同事请教、讨论和交流。他还养成了记笔记和写体会的好习惯,每次遇到问题并解决时,谭广飞都会把问题的处理过程和细节、体会详详细细记在笔记里。参加工作短短3年时间,谭广飞的笔记已经积累了厚厚的几大本,技术水平更是突飞猛进。

2012年10月,谭广飞通过竞争上岗成为车间工艺员,并在2013年9月集团公司首届催化裂化工艺技术技能竞赛中多的金牌。

齿少气锐显神通

2012年底,茂名石化2000万吨/年炼油改扩建开工战役正式打响。谭广飞作为负责第四套催化裂化装置、第一套气体分馏装置和第一套汽油吸附脱硫装置的筹建投产工作的主要技术人员,认真钻研新装置每一条工艺流程和每一个操作参数指标,并带领新装置员工到中石化兄弟企业进行学习交流,制定学习培训方案。他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在审查图纸过程中,提出130多条审图意见;严把施工质量关,及时发现新装置的质量或设计缺陷问题达300多项。在开工过程中优化装置油运及气密流程,不仅节约用油量及氮气量,而且缩短了装置开工时间。

在新装置开汽阶段,他以身作则跟装置的工艺技术员一起日夜坚守装置现场跟紧开工每一个环节。在四催化中压蒸汽吹扫打靶阶段,他组织装置操作人员奋斗30个晚上,为气压机中压透平试车提供了硬件基础;在四催化烘炉油运装剂阶段,他连续作战40多个小时不休息,确保了装置能具备按时开车的条件;在汽油吸附脱硫装置投料期间,他坚守装置现场及内操控制室,连续奋战七天七夜不回家,直至装置开汽成功且实现平稳运行。装置投产后,他积极带头进行技术攻关,先后在新装置实施了锅炉凝结水系统流程改造等十多项优化项目,为提高新装置运行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厚积薄发解难题

谭广飞技术精湛,肯动脑筋钻研问题,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今年初,他在查看装置脱硫系统DCS曲线时,发现外来贫液量达到20吨/小时,干气脱硫塔与液化气脱硫塔脱硫效果不均衡。经过反复思考,他想到了利用天平原理把液化气脱硫塔底出来的富液补充到干气脱硫塔,将液化气脱硫塔部分贫液回用到干气脱硫塔作为贫液利用。经操作调整,两个塔间脱硫效果不均衡问题被彻底解决,优化后贫液用量下降到12吨/小时,一举节约贫液费用数十万元。

谭广飞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积极组织开展装置技术攻关。去年以来,他与分部催化优化组成员一起,通过原料调整、优化操作等措施,使二催化、四催化两套装置的辛烷值从以前的87左右提高至目前的91以上,为公司调配高标号汽油创造了有利条件。还通过优化生产国Ⅴ汽油的关键装置S-Zorb装置操作,大幅降低装置辛烷值损失0.8个单位,保证了汽油辛烷值损失最小。近一年多来,他先后解决了“二催化、四催化两套催化装置辛烷值偏低”、“四催化装置解吸塔底加热蒸汽用量过大”等技术瓶颈20余项,其中四催化裂化装置综合能耗达到37.09千克标油/吨,大幅优于设计值4.04个单位,创历史新低,在中石化同类装置达标竞赛中排名前列,累计为企业降本增效千万元。

(茂名石化 刘丽婷)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