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油气“参谋部”的故事

   2016-09-08 中华石化网蒙欣

62

核心提示:在西南油气田面临“战寒冬、求生存、谋发展”的关键时期,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作为西南油气勘探开

在西南油气田面临“战寒冬、求生存、谋发展”的关键时期,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作为西南油气勘探开发的“参谋部”,坚持科研服务于生产,按照局、分公司总体规划部署,不断精炼科研力量,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更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不断完善生产科研制度体系,注重制度保障,强化研究中的指向意识和生产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每一个研究项目的启动都是为了解决油气增储上产环节的重点问题,每一项研究都是为了生产服务,有效提升了科技成果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贡献力,保证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和效益。管理的创新,确保了该院近百个生产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研究成果捷报频传,“龙门山前带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威远-荣县地区页岩气勘探”两个项目分别获集团公司油气发现特等奖……

但是,在这一项项荣誉的背后,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感受成果背后的故事。

背后的汗水

勘探开发生产科研的每一项突破,都离不开勘探开发研究院这个“参谋部”里科技工作者辛勤的汗水。

“海相”达人许国明,是一位有“亮剑”精神的汉子,勇于直面海相勘探的技术瓶颈。他秉承了地质人“严谨、求实、创新、探索”的优良传统与工作作风,脚踏实地、精益求精。“既是教练员,也是运动员”是对他的工作状态的最好诠释,他总是身先士卒,亲自上阵,与同志们战斗在第一线,带领科研人员做细、做实每项工作,在解释机房里、在制图室里、在井场上经常都能发现他与科研人员互相探讨、切磋的身影。为了“龙门山前带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项目研究的需要,他多次带领团队冒着烈日进行野外地质剖面观察。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背,他顾不了那么多,仍然聚精会神观察着岩石的每一个细节,细心地追踪着每一点异常,记录着每一点信息……只见一粒粒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流下滴在了滚烫的地上,慢慢渗透进岩石里面。也许正是由于有了这些流淌的汗水,才变成了将来气井里流出的天然气!

对科研事业的热爱,有为之付出所有的决心也是团队胜利的法宝。“如果把科研工作当做一项事业、一种乐趣、一项爱好去做,你就会产生一种责任感、一种力量,一种动力,就会把工作干得更出色”,成都市劳模吴清杰常常对别人这样说。他通过自己的表率感染周围的同志,带出了一支基础扎实、灵活创新、敢打硬仗的队伍。他在各项工作中积极带头,仅2015年就带头加班70余天,充分发扬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的敢打敢拼精神。

背后的泪水

收获的背后,不仅有着汗水,更有心酸的泪水。

“页岩气”勘探团队,从“零”起步,到如今的特等奖,这其中有着多少辛酸苦累。技术骨干陈维,是团队的核心技术人员,几乎没有时间回老家陪伴看望一手带大自己的姥爷姥姥。15年春节,一早就答应了老人一定回老家陪他们过年的他,手里拿着回家的车票,却因为一线工作有了巨大进展,不得不退票赶往井上,整个春节假期也在井上度过。不仅是陈维,为了获得一线资料,整个团队轮流驻守工作一线,在井上一呆就是半个月。为了工作,为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他们,对自己的家庭,对爱自己的亲人,只有无尽的歉意与内疚。

女人,最大的骄傲就是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长。但在“威远-荣县地区页岩气勘探”项目研究中,业务骨干张聪玲同志由于地震资料处理任务紧急,她任劳任怨,加班加点,毫无怨言。为了加快地震资料的处理及解释工作,她连续一个月的周末都在办公室度过,每当“铃铃铃”电话响起,听见女儿稚嫩的声音“妈妈,我想你了,你还有多久下班啊?”她的心都像被拧了一下,酸涩、心疼的泪水夺眶而出,但她只是悄悄擦拭了一下,又立刻投入工作中去了。

背后的坚守

脚踏实地逐梦想,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团队的坚守。

该院立足于发挥多学科联合攻关优势,四支跨所室、跨专业的攻关团队高效运作,集中优势力量解决增储上产关键难题。为了实现海相梦,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信息,反复尝试,把地下几千米的秘密一一解读。储层研究人员几十个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反复研究每一张薄片资料,孔洞、溶蚀、白云岩化……认真研究每一张薄片展示的地质现象;为了优选目标点,地震解释研究人员采用多手段开展储层精细预测工作,波阻抗、裂缝、波形、振幅、相位、频率……多属性相结合,每一张图对比分析,每一个参数反复调整,寻找最有效的储层预测方法;为取得第一时间获取现场基础资料,跟踪人员驻守现场,每一回次岩心出筒,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第一时间评价分析岩芯情况……正是这份求真务实的态度,这份无私无悔的坚守,向西南油气人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新场地区已提交预测储量795亿方;彭州地区提交预测储量1112.95亿方、控制储量1290.7亿方。不仅实现了川西海相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发现,更为西南油气分公司准备了两个重要的增储上产区带。十年磨一剑,夙愿终成海相梦。

背后的协作

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功靠团队,这是团队最深远的意义。

作为西南地区首批页岩气专项团队,在这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几乎是从零开始,从基础做起的。在完成非常规生产科研任务的同时,团队尤为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在人才培养上,响应油气田号召,通过创先争优、比学赶帮超、师带徒及各种学术交流等活动,加强急需专业人员及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近3年来新增工程师2名,主任师1名、副主任师3名,这些青年科技人员脱颖而出,成长为技术骨干和岗位能手,有力支撑了科研生产和团队发展的需求。在团队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坚信“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做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团队成员始终相信:个人再完美,也就是一滴水,而一个高效的团队,才是大海。在繁重的生产任务面前,团队成员任劳任怨,从不退缩,多次出色完成了赴石化总部、与各探区政府部门的大型交流汇报,获得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团队曾先后获得西南油气田优秀青年突击队及青年文明号,团队负责人熊亮、史洪亮、团队骨干魏力民、周维娜分别获得中国石化青年岗位能手、西南油气田青年岗位能手、西南油气田优秀共产党员、西南油气田先进工作者、集团公司会战先进个人等各项荣誉。

身后的支撑

勘探开发研究院在油气行业的寒冬期,乘势而上,主动作为,涌现出了一个全国劳模、一个市劳模,2015年获得集团公司油气重大发现特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成都市优秀发明专利三等奖一项,总部商业发现奖2项,分公司科技进步奖12项,申请专利一项,硕果累累的背后,是什么样的管理支撑呢?

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该院坚持“以学促做”,搭建党员作用平台,发挥平台优势,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将“两学一做”精神贯穿始终,人人争做科技标兵,并将党建精神转化为科研动力。

科技的创新,最容易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提升管理水平,加大管理创新。自2011年以来,根据分公司统一部署,正式组建元坝、川西中浅层、非常规等重点领域攻关团队,在发挥关键技术攻关、一体化研究与部署、增储上产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元坝气田40亿方混合气产能建成,成都气田发现、中江-高庙子气田规模产能建成、川西中浅层整体持续稳产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当前,围绕分公司“两稳两上”的总体目标,针对勘探开发重点领域及重点工作,特别是“十三五”期间要实现川西中浅层的稳产以及川西海相、页岩气的上产的难点,该院不断探索,又建了川西海相、页岩气、川西陆相、储量评价四个攻关团队,旨在加强地质与物探、地质与工程的结合,一体化协同攻关,发挥多学科、跨专业的科研人员的思想碰撞。

(西南石油 蒙欣 李显贵)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