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拼速度上马PX项目抢占中国市场

   2016-09-22 中华石化网科技日报

60

核心提示:PX项目在国外由于中国有庞大的PX消费市场,作为中国的邻国,韩国的主要石油化工企业在PX生产领域投入巨大,

PX项目在国外

由于中国有庞大的PX消费市场,作为中国的邻国,韩国的主要石油化工企业在PX生产领域投入巨大,且竞争激烈。韩国石化企业由于发展相对成熟,环保等配套设施齐全,且相关法律完善,在得到政府支持和许可后可以迅速上马项目,从而达到抢占市场的目的。

比拼速度增建PX生产项目

韩国双龙石化公司(S-OIL)于2011年投入13000亿韩元扩大了在蔚山广域市温山郡的工厂,该工厂完成扩建后可年产180万吨PX。而用180万吨PX可以生产34亿件衣服,足够地球一半人口使用。S-OIL方面当时果断地投资现在成为业界佳话,因为目前S-OIL温山工厂的产品主要卖往中国,销售渠道畅通稳定且利润率很高。该公司2013年石化产品总销售额为39000亿韩元,其中卖往中国的PX占石化产品的绝大部分。S-OIL方面表示,到2015年,中国市场需要1600万吨PX,而中国国内PX生产能力只能达到400万吨,所以韩国公司在PX出口领域依然可以有很大的盈利空间。

正是由于中国庞大市场的存在,在韩国石化业界,PX项目被比作下金蛋的鹅,而目前韩国石化企业都希望自家院子里能养上一只这样能下金蛋的鹅。SKINNOVATION旗下的SK综合化学与日本JX能源合作,投资1万亿韩元在蔚山广域市开始建设年产100万吨PX的工厂,该工厂计划2014年7月开工。SK仁川石油化学也在积极筹备于2014年下半年在仁川广域市建设年产130万吨PX的工厂。三星道达尔则在忠清南道瑞山市大山邑增设了100万吨级别的PX工厂,并准备于2014年6月开工。GS加德士公司在PX生产领域尽管起步较晚,但依然计划在2016年增设PX生产设备,争取在炽热的PX市场上分到一杯羹。

开拓渠道进军中国市场

尽管韩国现代起亚集团和三星集团等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表现出色,呼风唤雨,但韩国石化巨头却始终无法敲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在中国市场上施展开手脚。由于目前中国本土生产PX能力有限,同时在PX下游产品领域需求极其旺盛,韩国石化企业看准机会,集中发力,力图通过在本土生产,规避在中国市场上遇到的发展限制,以PX产品为突破口,进军中国石化产品市场。

2013年6月,韩国6个石化企业决定加大投资力度,将当时的PX产能由649万吨扩大至1051万吨,其中韩国SKINNOVATION公司决定将PX产能由76万吨扩大为278万吨。韩国石化业界的判断为,2013年到2018年间新兴国家市场对PX的需求将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而其中中国的市场需求最大且最旺盛。

强化监督打消市民疑虑

要保证PX生产项目迅速上马,抢占海外市场,首先要顺利取得政府和市民的支持和理解。在这方面,韩国石化企业已经可以与政府和市民和谐处理环境风险。

韩国PX生产项目集中于东南部的蔚山广域市、全罗南道的丽水市和忠清南道的大山邑石化园区。以蔚山广域市为例,自1962年定为工业特区以来,20世纪60年代兴建了道路、港湾、工业用水、产业用地等基础设施和精炼油工厂;70年代兴建了化学、机械、金属、钢铁等工业;80年代兴建了非金属、汽车和造船等工业。当前韩国石化巨头掀起的增建PX生产项目热潮,也在蔚山集中扩大。目前,蔚山广域市人均国民收入高于韩国首都首尔,且环境优美,蔚山人十分引以为傲。记者在韩国经常与来自蔚山的企业宣传部门工作人员见面,蔚山人最不愿意做的事情是到首尔和京畿道出差,因为他们认为首尔环境、水和空气都比不上蔚山。而蔚山广域市作为韩国工业重镇,能够确保自己保持环境优美,同时让市民因为生活在蔚山而骄傲,的确是值得研究的事情。

从韩国政府层面来说,在大型PX项目上马之前,有两项基本工作要做:一是制约企业行为;二是教育疏导市民。制约企业行为的措施包括,制订严格的地方环保标准;要求企业公开化工项目可能带来的环保风险并详细说明规避这些风险的具体做法;一旦企业在开工后违背当初承诺,政府有权勒令停止项目建设,并根据改正情况决定项目是否可以继续进行。教育疏导市民的措施包括以街道为单位向市民详细解释石化项目的具体情况;制订具体的环保方面赔偿标准等。

从韩国企业层面来说,大型化工项目开工前,企业需向政府和居民证明项目建设符合环保标准。项目开工后,石化企业自身要严格保证项目的安全生产。目前,蔚山工业园区设置有大量电子摄像头,以方便市政环境管理官员和市民团体监测企业的废水废气处理。部分企业还会在官方网站上公开主要的安全生产信息和数据并做到实时更新。韩国三星道达尔企业宣传负责人表示,对于PX一类的低毒生产项目,只要具备成熟的科技治污能力,向政府作出安全承诺,同时对市民交代清楚,不会遇到太大阻力。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