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我不一样,坚持对我来说就是以刚克刚,我如果对自己妥协如果对自己说谎,即使别人原谅我也不能原谅,最美的愿望一定最疯狂,我就是我自己的神在我活的地方,我和我最后的倔强握紧双手绝对不放,下一站是不是天堂就算失望不能绝望……”一首五月天的《倔强》,唱出了所有倔强并执著人的心声——按自己的所想去做事,决定了就勇往直前,不要在意别人的目光,就算会失败也不放弃希望。
2009年,李治佳和所有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一样,带着在职场大展拳脚的自信和对管理束缚看不惯的自负,历经岗位多年的打磨,自负的棱角逐渐被磨平,从稚嫩的学生蜕变成班长,也完成由一名车间“愤青”到班组“定海神针”的华丽转身。坚持倔强性格的本真,形成了他对工作追求极致,对班组成员要求严格的工作作风。
“刺头兵”在班组管理中渐露头角
当年公司统一招聘的大学生有11名被分配到加制氢车间,李治佳就是其中一位。初出校门大家原以为脱离了考试的苦海,但紧接着车间三个月的魔鬼式集中培训,让大家都认识到学校的那些考试才是小case,在入职的关键时期,为奠定他们职业的坚实基础,车间专门抽调出两位老师傅来培训他们的理论和现场。“三个月培训下来,外操的基本业务可以说我们都会干了,装置的流程图就是那时刻在我的脑子里的。”对入职的车间培训李治佳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一批新鲜血液注入车间,半年后都达到了独立顶岗条件,车间开始着手内操的培养,经过考试选拔,炼油专业出身的李治佳成为车间第一个跨进中控室学习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我至少找他谈过三次话,每次都是由于不服从班组或者车间的管理,发表一些个人的歪理邪说,我都觉得他没救了,简直就是个‘愤青’。”车间主任熊卫平对初入职的李治佳记忆尤深。品学兼优的职工,又是车间的“刺头兵”,一下让笔者对主人公的故事充满了好奇。
为驯服这匹桀骜不驯的野马,车间决定给他个副班长试试,给这位“意见领袖”也上一堂生动的人生体验课。没想到在责任心的驱使下,李治佳把班组管理得有条不紊,对班组和车间的管理也是极力服从,简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去年他被公司聘为技师,也当上了大班长,分管一号、二号加制氢和航煤装置;今年他所带的班组已经五个月拿到了第一,真是不简单!”熊卫平对李治佳称赞不已。
“饥饿培训法”创学习型班组
班组成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可以说直接决定着在车间的考核排名,现实让每名班长挑选成员首先考虑的是业务精的男同志,而这些李治佳从来没有顾虑过。在车间,他所在班组比别的班组人数多的差两人,少的差一人,缺员使得个人劳动强度过大,班员多次“煽动”向车间要人,他都无动于衷。
原来性格倔强的李治佳有自己的小九九:“班组人少正是轮岗学习的好机会,能为班组培养出更多的‘双星级员工’,这样岗位练兵的好机会怎能错过。”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保证每个班员不掉队,确保每人至少学会两个岗位的业务。事实验证了“饥饿培训法”成果不凡,在本届技能比武中,他们班组的张强、宫帅也都登上了领奖台。
《从1500元奖金说起……》早在公司局域网刊登过,讲的就是李治佳拿出三个月车间分配的奖金为班组技术比武奖励的故事。班组以“每日一题”、“每日一问”的学习方式,共同分享典型事故处理方法和经验,形成了班组“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知识为梯成就“最美一线青工”
“听说你们在开会的时候,被副主任给请出来了,是咋回事?”李治佳给笔者详细道出了实情。原来在这次一号装置大检修前期,车间采用了组长全权负责制,要求每组独立完成吹扫任务,48小时三班倒执行任务,他是车间吹扫组的两个组长之一,前期与技术人员对方案和项目进行了认真对接,由于他对现场的流程非常熟悉,车间害怕中间出了“乱子”,这才在开会期间被催着干活去了。
在去年公司“最美一线青工”评选活动中,李治佳因由于业务能力突出,乐于奉献,吃苦耐劳而上榜。
作为加制氢车间的大班长,必须具备分管三套装置的能力,说起此次夺得制氢金牌的经历,李治佳轻描淡写:“一号制氢装置是我最早待过的岗位,停工后我就去学习加氢和航煤装置了,这次只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复习。拿到金牌,一个是靠运气,另一个还是与个人扎实的基本功有关吧。”
(塔河炼化 吴业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