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新建的5号宿舍楼1107房间水管漏水,您快安排人来处理一下吧。”
“我马上安排施工单位人员维修。”
9月8日一上班,普光分公司生产服务中心工程管理办公室科长巫林就接到了电话,需要他立即协调解决问题。他的手机全天都处于开机状态,关于工程建设以及供水方面的技术问题,随时都会有人向他反映。
巫林只有33岁,却是普光气田有名的工程“管家”。从2007年到普光气田以来,这名“80后”青年经历过气田轰轰烈烈的开发建设阶段,可谓“战功”显赫,获得普光分公司及以上级别荣誉34项。
“几乎没有路可走,我们用马队运输建筑材料,有两匹马掉下了山崖……”说起普光气田大湾区块通信基站建设中的艰辛,巫林还心有余悸。2009年夏天,巫林作为项目经理,负责监督、管理这一工程建设。大湾区块要新建3座通信基站,都位于山顶。蚊虫肆虐、山路崎岖、工农关系复杂,一个个“拦路虎”增加了施工难度。为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巫林连续90天住在山上。“工程绝对不能有瑕疵。”巫林始终严把施工质量关。有一家施工单位没按要求配比混凝土,巫林发现后,赶紧勒令其返工。有了他这个“铁监督”把关,工程按期、优质完成。
虽然年纪轻轻,但巫林有多个岗位的工作经历,是个十足的“多面手”。2010年7月18日,普光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后河泵站取水口被泥沙堵塞,供水告急。后河泵站是普光气田的供水“心脏”,为气田大多数区域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紧急抢险后,巫林认识到,必须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后河泵站的风险承受能力。巫林认为,要从“挡”和“排”两方面入手,避免泥沙堵塞取水口。他查看了达州市河道取水口、水电站取水口,借鉴经验,对取水头进行了改造,降低了泥沙进入取水头的可能性。他还主持在集水池内修建了两米多高的挡沙墙,用来遮挡、沉淀泥沙,并设置冲洗管线,在停泵期间,冲刷沉淀下来的泥沙。经过技术改造,后河泵站再也没有出现过泥沙堵塞取水口的情况。
由于工作表现出色,2012年,巫林被提拔为该中心技术管理办公室副科长。该中心管理着为普光气田提供供电、供水、通信、会务、抢维修等服务的17家业务承包单位。为了发挥“油公司”管理模式的优势,使各单位提供更好的“保姆式”服务,巫林按照“三基”工作要求,主持制订工作标准、完善岗位职责21项,修订并完善规章制度80余项,编写了《工作标准与管理制度汇编》,为该中心及业务承包单位员工规范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他还积极学习中原油田分公司“五项劳动竞赛”要求,带领后河泵站参评“星级泵站”。2015年,后河泵站被评为中原油田分公司“五星级泵站”。
认识巫林的人,都知道他工作标准高,很喜欢创新。2015年,他在国家级期刊《工程技术》上发表了《电力系统二次防雷水平评估分析》,该成果对普光气田夏季安全平稳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原石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