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500强中近年来稳居前三名、我国最大的企业——中国石化中,有这样一个独特的基层党支部:员工189名,其中党员57名,近30年来熟练地管理、操作着一套固定资产40多亿元、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石化联合装置。
这是一支怎样的优秀团队?继先后获得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工人先锋号、中国石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等多项殊荣后,今年七一前夕,又获得了基层党组织的最高荣誉——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他们怎样做到始终忠党报国的?
让我们走近中国石化,走进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齐鲁石化烯烃厂,去看看那里发生的一个个真实而又令人拍案称奇的故事吧。
2016年1月22至24日,中国大部分地区遭遇了极寒天气,我们共同经历了那场四十年不遇的“霸王级”世纪寒潮,恐怕令绝大多数人终身难忘:
山东多地最低温度逼近或突破历史极值!在连续三天最低气温零下20度上下、滴水成冰的恶劣天气条件下,齐鲁石化烯烃厂裂解车间党支部一班人身先士卒、迎难而上,始终坚守岗位,影响和带动着全体员工,共同迎战极端严寒低温天气这一“强敌”。
众所周知,严寒低温对人类身躯的侵蚀是全方位的、立体的,无论男女老少。超强的极寒天气条件下,在室外,时间短还可承受;超过半小时,绝对够人受的!但石化装置始终必须有人冒着严寒巡检,有人干活。
即使再冷,也得去现场!
连续的冰天雪地中,他们能让庞大的乙烯装置平安度过这次极寒天气吗?继而实现冬季安全生产吗?
“安全生产大于天”。只有保证了安全生产,石化企业才能得以实现。但乙烯装置的特点涵盖了所有石油化工生产的特性,就是既超高温超高压、易燃易爆,又超低温超低压。对乙烯装置的管理、操作难度之大,无一匹敌。
业内专家称,像齐鲁乙烯这样的大型乙烯装置如果一旦计划外停工,不仅造成下游十多套生产装置的全面停工,紧急排放数百吨物料、造成环境污染,还将造成高达四千万至五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损失则无法估算。
裂解车间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安全总监孙振业坦言:古人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突如其来的极端严寒天气,我们车间党支部通过微信等形式,认真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和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要求全体党员、全体员工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按照上级要求,紧急启动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组织生产、技术、设备等专业管理人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提前做好冬季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严寒天气期间正值双休日,我们增加了夜间干部值班力量,由原来的两人值班增加为四人……”
裂解车间主任、党支部副书记房炳昌说:“原来,操作规程要求每个班对装置排水一次,现在升级为每次巡检都要排水,以防止冻结。这就增加了一线职工们在室外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人们在外面零下十多度的天气里,站上几分钟,便会冻透。周五下了一天的雪,路面湿滑,大家都非常注意……”
那么,问题来了:
是什么原因促使裂解党支部一班人如此冲锋在前呢?应该说——
这里有历史传承与优良作风积淀
石油化工是我国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乙烯是石油资源变成生产、生活用品的最重要的中间产品。而乙烯工业是目前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最重要标志之一。这个车间所管理的裂解装置是整个齐鲁乙烯工程的“龙头”装置,历来以出产品、出技术、出经验、出人才、出效益而著称。
上世纪八十年代,齐鲁石化乙烯工程是国务院批准的引进项目,是国家“六五”、“七五”期间建设的重点工程,是当时我国继宝钢、葛洲坝水电站之后的第三个特大型重点工程项目,在山东省委、省政府、淄博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支持与帮助下,很快提前两个月建成投产。
1987年5月,新成立的裂解车间党支部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员工,弘扬“团结勤奋、争创一流”的齐鲁石化精神,一举将新建成的齐鲁30万吨乙烯装置投料试车一次成功,创造了当时世界乙烯装置无乙烯法投料试车时间最短的新纪录,为此,国家化学工业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山东省省委、省政府,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等纷纷发来贺电。并在1992年率先实现年达标。
随后的10多年间,经过国家对齐鲁乙烯实施了两轮大规模技术改造。投产至今近30年来,累计为国家贡献乙烯超过1600万吨,产品年产量曾多次夺得全国同行业第一名。乙烯加工损失率等经济技术指标,则领先全国同类装置……
作为新时期的车间负责人,孙振业、房炳昌他们深知: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他们所在的齐鲁石化,是经济组织,就必须在实现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尽量多创高产,以创造出更多的效益。
孙振业说:“我们车间的这些党员,业务上是技术尖子,工作中都是能够冲在前面的硬汉子,我很佩服他们。其中,车间主任房炳昌在这次极寒天气中,恰巧碰上正在念初中的孩子持续高烧不退。房炳昌心急如焚,他白天赶到车间组织干部员工迎战寒潮,即使傍晚带孩子到医院打吊瓶的空隙,仍通过打电话、及时翻查车间微信群,随时遥控指挥15公里外的车间正常生产。”
还拿这次极端严寒天气来说,共产党员、裂解车间工艺组长于健,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连续加班36个小时,除了短短4个小时的短暂休息,其余时间全都忙碌在冰冻的生产现场。
于健坦率地说:“作为党员,压缩分离单元是我的责任区,越是恶劣天气,就越要保证我的区域不出任何问题……”
在最冷的那两天里,从早上到晚上,与于健并肩作战的一线倒班职工轮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于健和车间工程技术人员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正常天气下,有时候也是险象环生
裂解车间这支优秀的团队,不光能够稳定生产、优化生产,而且关键时刻还有过人的胆识。
2015年的一天,正是乙烯小时产量冲刺最高水平的关键时刻,却突发意外。晚八点左右,二班班长王营巡检至1号裂解炉时,发现有漏点,立即电话告知车间技术组长周庆亮。
接到通知,周庆亮立即从家里赶往10多公里外的厂区。40分钟后,查明是1号炉有一部位发生泄漏。抢修人员按照常规办法,准备用铆钉塞住,结果由于漏点周围管线减薄,漏点突然变大。
摄氏200℃左右的高温物料,冒着烟呈一根直线喷射而出,射程达到3米远!此刻,现场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情况万分危急!不仅处理难度大,而且非常危险,高温使人无法靠近!关键时刻,周庆亮挺身而出,建议采取“用中压蒸汽反向吹扫1号炉急冷油线”的办法来处理事故,最后实施后大获成功。
2015年,裂解车间克服了一系列困难,生产乙烯突破86万吨,不仅创出了近30年来的最高纪录,而且位居中国石化同规模装置之首。
寒潮过去,一直在装置现场指挥的齐鲁石化烯烃厂党委副书记、厂长刘维国,这样说:“应该说,多年来,裂解车间党支部一班人一直保持着学习的作风、务实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职工都想企业好,一线党员干部员工才冒严寒,顶风雪,宁愿挨冻,保证了安全生产!”
事后,中国石化副总裁,时任齐鲁石化总经理、党委书记的凌逸群,对齐鲁乙烯抗寒保卫战做出了客观评价,更有对全体参战将士的褒扬。
据悉,在这次极寒天气下,长江流域有两大石化企业比较被动,两套大型乙烯装置都短暂停车,都和低温天气有关。
在党支部的感召下,裂解车间全体干部员工正在用辛勤的付出和汗水,履行着他们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实现企业提质增效升级和清洁绿色生产,共同把齐鲁石化建设成为一体化、专业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现代企业,为中国石化更好履行“为美好生活加油”的企业使命贡献更大力量。
(齐鲁石化 李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