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对石油行业的影响

   2016-12-06 中华石化网中国石油报

67

核心提示:由于国际贸易中商品基本都是美元定价,所以美元升值通常会导致商品贬值。而作为影响最大的大宗商品,原油在
由于国际贸易中商品基本都是美元定价,所以美元升值通常会导致商品贬值。而作为影响最大的大宗商品,原油在很多时候与美元的负相关程度很高。然而,近期人民币兑美元连续贬值并未带动原油价格下滑,油价竟意外伴随美元指数上行。因此,石油行业盈利预期大大增加。石油企业可能会做全球资产配置,更重要的是进行技术改造,增加高附加值业务。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可能会面临阶段性上涨,石油企业要做好准备。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连续贬值,已逼近7∶1大关,虽然出现了反弹,但目前的趋势还是向下的。有评论认为,中国央行这次没有进行干预,似乎是乐见人民币贬值以刺激出口。这样看来,人民币未来贬值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事实上,人民币这几年都是兑美元贬值,而对其他国际主要货币并不怎么贬值,甚至还有小幅升值。而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人民币贬值基本上是美元升值造成的,属于被动贬值。
  由于国际贸易中商品基本都是美元定价,所以美元升值通常会导致商品贬值。作为影响最大的大宗商品,原油在很多时候与美元的负相关程度很高。
  据统计,2015年美元指数与纽约原油指数走势负相关程度还较高,但到了今年,负相关关系逐渐削弱,到今年9月以后更是变得正相关了。这跟中国经济数据逐步好转有直接关联,而12月后的走势又与当选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侧重基建的经济政策有关。
  商品价格是以供求关系为基础的,只有在这一基础长期不变的情况下,美元汇率的变化才会起主导作用。而美元汇率的变化也基本是根据美国经济增长预期来变化的。美联储降息的原因通常是因为经济不好而进行刺激,而加息的原因一般是因为经济增长提速而通胀预期增加,所以,美元汇率的强弱跟美国经济增长预期是密不可分的。虽然特朗普庞大的基建计划未必能完全实现,但他一定会去做。因此,美国财政支出一定会大幅增加,而每次美国财政支出大幅增加,都是对美国能源消费增长较强的利好。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可以看作美元升值的结果,因为人民币兑其他国际货币汇率非常稳定,并没有贬值,相对欧元等国际主要货币,还是比较稳健的。人民币贬值对促进出口也有很大好处,这反过来又会刺激国内能源消费增加。
  由此可见,目前原油价格上涨的基础主要是中国经济走稳和美国未来政府庞大的基建计划,至于欧佩克国家的减产协议,几乎可以忽略,因为这样的协议没有多大约束力。中国经济好转和美国基建计划,这都是长期而坚实的利好,可以支撑原油价格一波较长的上涨。
  当然,欧盟的经济政治混乱会给原油价格上涨带来一定干扰,但中美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而且增长预期较强。欧洲即使在经济危机之前,能源消费增长预期也长期不佳,即便出现欧盟分裂,也不会造成多大冲击。英国退欧公投揭晓后,纽约原油市场不过连跌两天,跌幅为6.7%,旋即走高。这次意大利公投失败,纽约原油市场跌幅还不到1%。由此可见,只要欧洲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即便出现一些“黑天鹅”现象,对原油价格也形不成多大的影响。
  事实上,国内煤炭等相关能源产品的价格早已开始上涨,石油虽然略微滞后,但石油行业的盈利预期大大增加了。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原油进口成本,国内的资产也面临贬值;但另一方面,国际市场也给出了原油价格长期上涨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石油行业的利润会逐步增加,前几年原油价格下滑导致的行业性亏损将成为过去。
  基于上述因素,石油行业中很多企业为了规避人民币贬值造成的损失,会调整资产配置,增加海外投资,积极开拓海外项目。原油价格高涨的时候,以及后来海外资产价格较低的时候,我国很多石油企业在国外大量投资油田项目,一度很多出现亏损,但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这些项目会慢慢扭亏为盈。
  另一方面,因为目前世界经济还有一些不利因素,特别是欧盟和日本,都看不出摆脱衰退的迹象,中美原油需求增长的预期还不能造成原油价格飞涨,这波上涨很可能比较缓慢。同样,国内石油行业的盈利恢复也会比较缓慢,很多石油企业搞的技改项目会率先起到一定作用,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成品油出口也将继续成为应对人民币贬值的一项重要业务。
  但从长期来看,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必将过去,美元升值带来的美国经济强劲增长信号,对原油市场是根本性的长期利好。人民币贬值虽然会给石油行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整体来说,还是正面意义更大。国内石油行业早已按照习主席提出供给侧改革进行改造,为将来大发展打下了基础,现在原油市场正在来临的牛市是个难得的契机,石油企业一定成为中国下一次高增长的龙头。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