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创客炼成记

   2016-12-15 中华石化网吴德洪

53

核心提示:如果不是看墙上悬挂的牌匾,你很难将这间简陋的平房同一个颇具人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系起来。从去年3月挂

如果不是看墙上悬挂的牌匾,你很难将这间简陋的平房同一个颇具人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系起来。从去年3月挂牌至今,盛江宏和他的伙伴们,在这间不起眼的小屋里,以每三个月一项的速度,顺利攻克了七项生产技术难题,展示了这群草根创客不一样的精彩。

盛江宏,是一位技师,也是一位劳模。基于这样的“双优”身份,在50岁这年,他毅然决然地挑起了安庆石化港贮部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当家人的担子。

要撑起这个舞台,盛江宏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招兵买马。然而,出于对工作室这一新生事物的认识,一些职工并不看好工作室的作用,认为工作室不过是一种形式,技术上的事还是要靠工程技术人员,倒班工人就别掺和了。

“大的技术项目我们不搞,也搞不了,我们只是解决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小沟小坎,让大伙工作起来不闹心。”盛江宏一席掏心窝的话,引起了年轻人的共鸣,“是啊,有这样一个好的平台,我们为什么不把一些想法变成现实呢?”很快,经过筛选,有6人成了他的搭档,他们中有倒班职工,有班组长,也有工程技术人员。

万事俱备,只欠项目。谁来作为工作室的开门炮呢?盛江宏拿出笔记本,上面记录中这些年来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

2014年9月10夜,这是一个让他刻骨铭心的夜晚。由于073号汽油罐管线突然出现泄漏,必须立即采取罐内垫水处理。垫水就必须铺设临时管线。于是班组立即组织人员,从几百米外的库房把金属软管人拉肩扛运到现场,一百多米的临时管线足足花了两个多小时才接通。管线接通后,每小时仅20吨龟爬速又让在场的人心急如焚。“要是罐区有一个固定的垫水网络,大伙也就不要这样受苦受累了。”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便扎了根。于是,轻质油罐区快速垫水项目便成为工作室的首个攻关项目。

想法有了,要想变成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开始考虑,安排两条水线就行了,一条连汽油,一条连柴油。想不到,跟着盛技师到现场一跑,问题远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工艺员小孙是刚刚进厂不久的大学生,负责罐区工艺,也是工作室成员之一。说到盛江宏,他除了佩服还是佩服,“盛技师拿着草图,领着我们在现场一条线一条线地走,一个罐子一个罐子地看,从管线的管径,盲板的布置,一一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不断征求我们的意见,只到大家认可为止。特别是在管线安排上,他不仅考虑了汽油、柴油,还考虑到了我当初忽视掉的乙烯料、重整料等品种。”

如今,这一被大伙戏称为“垫水神器”的创新项目,不仅解放了大家肩膀,而且在紧急情况下屡立奇功。今年7月2日,安庆至合肥成品油长输线桐城段因洪水发生塌方险情,安徽省防指要求安庆石化立即对管线注水,防止管线撕裂造成水体污染事故。当班职工接到指令后,利用这一系统,快速向管线注水2500吨,较常规方式注水,节约了近80个小时。

“我喜欢听大家的抱怨,这样可以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一到春夏季节,罐区与排水两套装置职工的“矛盾”就要升级。排水装置认为对方污水量太大,自己来不及处理;而罐区装置认为对方处理不及时,造成自己污水满溢。然而一熬过了春夏,这件事便又摆了下来,但却成了盛江宏的一块心病,“暴雨年年有,总不能一下暴雨就‘吵架’吧。现在的问题就是那几小时的污水没有地方去,如果能够找地方存一下,问题就解决了。”他把自己的想法同大伙一说,“排水装置的污油罐如果有原油罐那么大就好了。”本是一句玩笑话,却使盛江宏眼睛一亮,“对啊,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把污水贮到空置的原油罐中?”

技术人员到现场一看,要把梦想变成现实,必须从排水装置铺设一条几百米长专用管线到原油罐区,项目涉及面比较大,而且动火与生产的矛盾非常突出。眼看项目就要流产,盛江宏和他的伙伴们没有轻言放弃,而是开始在排水装置这个别人家的地盘转了起来,寻找问题突破口。

功夫不负有心人。原来,排水装置污水提升泵房出口5米位置就有一条原油线经过,只要加一个5米跨线,问题便就迎刃而解。今年夏天,一场多年未遇的暴雨袭击安庆。就在大家为罐区、排水两套装置担心的时候,6000吨污水通过这条跨线静静地流进了原油罐,罐区、排水两套装置水漫金山终成历史。

“对待问题,我们要善于改变思路去应对,而不是一味地应付。”原油泵处理先进行顶水,然后用蒸汽吹扫,这是一个被广泛采用的传统方法。但这种方法耗水、耗蒸汽量大,处理时间长,而且高温蒸汽常常导致机泵机封损坏。“能不能找到一种更快捷、更有效的处理方式?”通过查阅资料,盛江宏和他的伙伴们发现氮气吹扫是一种便捷高效的处理方法。2015年3月,借氮气长输线投用机会,他们将氮气线引到泵房位置,用来吹扫机泵和管线,改变了几十年来依靠水和蒸汽处理原油泵的做法。如果,用氮气吹扫处理机泵、管线,已经在港贮部得到广泛使用。

“像盛江宏这样的一线职工,天天与生产、设备打交道,生产、设备的‘脾气’最清楚,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往往也是最简单、最有效、最接地气。只要给一个合适的平台,他们就一定能够大有作为。”两年来,盛江宏和他的这群创客伙伴取得了骄人成绩,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充分认可。对于未来,盛江宏有着更高更远的想法,“我希望劳模创新工作室能够走出去,让更多不同工种、不同装置、不同区域的职工加入。把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草根创客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安庆石化 吴德洪)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