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上、下旋塞15只;制作各种提丝共计200多件;修复各类震击器、吊卡、卡瓦、滚子方补心等钻井工具268件套;共计节约挖潜、修旧利废创经济效益60多万元。
12月15日,在中原石油工程管具公司技术服务大队挖潜增效统计报表面前,一串串数据引起了大家的围观和感叹,一个人的名字出现的最多,同事们纷纷向他投去钦佩、羡慕和赞誉的眼光。
这个人究竟是谁呢?他就是崔海龙。
崔海龙,现任公司钻井工具主任技师、大队党支部组织委员,有一个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技师工作站。他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工作业绩呢?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他深刻认识到,党员就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时时刻刻珍惜党员身份,时时处处维护党员形象,以严细实作风践行“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用数据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责任和担当。
面对工作量严重不足严峻形势,他认为,应该着眼于内部挖潜,把工作重心向节约挖潜、降本减费转移。在他的提议下,大队成立了挖潜增效、修旧利废攻关小组,任命他为组长。他深知,钻井工具非常繁杂,所涉及的种类繁多,要想将其逐一修复,达到再利用效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每一件工具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同时还要知道有关配件材质及性能的要求等等。
常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对每样报废工具进行修复之前,他都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和时间,查阅该件工具所有相关资料,充分了解它的结构、组成、性能、工作原理及有关注意事项,小心翼翼的对其进行剖析。
为解决旋塞工具受腐蚀后不好拆卸难题,他根据工作需要,精心制作了旋塞拆卸、组装专用工具多达30余件,大大提高了修复效率,降低了旋塞的判废几率。修理过程中,他像“手术医生”一样,把拆下来的零件细心除锈和打磨,对可再利用部分进行重新拼装,变废为宝,将替、改、代的办法,灵活运用每一个维修环节中,把节约修理成本做到了极致。
除此之外,为方便他人学习和掌握钻井工具修理技术,他认真做好“传、帮、带”,在对每一种震击器修复时,详细记录下其拆、装过程、零件尺寸及所安装位置和有关注意事项等,将其做成PPT教材,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今年7月份中原工程公司举行的第九届“钻井工具装修工技术比武”中,他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中原油田 吕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