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笔者终于采访到了中石化集团技术能手清河鼎鼎有名的“革新大王”苟敏。
他的家里,陈设简单朴素,客厅仅摆放着一条长沙发、一张旧茶几、一台彩色电视机。斑驳的墙上挂满了老照片,一张苟敏胸前拿满奖状笑盈盈的一张照片吸引了笔者的注意。
爱人赵红霞从衣柜底层双手捧出一个装满苟敏奖状的铁盒子:“这是前年清河‘最美员工’,这是去年‘油田是我家身边榜样’候选人提名的奖状,这是他的水井多功能报警器的获局五小一等奖的奖状,这个还获得国家专利……”赵红霞如数家珍地跟笔者分享着丈夫每一个奖状的来历,言语中透着满满的骄傲。
苟敏望着这些奖状,“每一枚奖状都属于清河,因为是清河给予了我一切,1999年从部队专业到清河的17年,我在这里收获了很多。工作的成绩、同事的信任、自我的成长、婚姻、孩子……清河已经成为我的第二个家,在这个家里,我们找到了归属感,找到了家的味道。”他语调平静,眼睛里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然而,望着这沉甸甸的厚厚的一叠奖状,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个子不高、憨厚的、黝黑的男子在清河这些年燃烧的激情和奋斗的故事……
苟敏说他今天的成绩取得,受他师傅影响很深。
21岁的苟敏从部队专业分到了当时的清河采油厂采油一队6#计量站,苟敏说幸好他碰到一个很好师傅严家福,严师傅是一个老清河了,是一个干活的好把式, 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别人,他擦过的井口你看不出一丝油迹,他换过的皮带、盘根的油井,是绝对性的一次搞定,不会出现重复更换。
“那时候光换盘根都要花费近半个小时,还经常出现重复更换的现象。”说到这,苟敏有点不好意思。师傅告诉苟敏,干活要多思考,更换一次盘根的时间和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到停井时间和井口会不会渗漏,那我们就要思考如何减少换盘根的时间和怎么样提升换盘根的质量。
严师傅这种对待事情,认真、负责和凡事爱思考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苟敏,此后,好学的苟敏在工作中处处留心,白天跟着班长和师傅上井时,就把井上出现了什么情况,别人是怎么处理的,都一一记在笔记本上,晚上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细心揣摩。多年来,苟敏记录下了上万个油井生产运行参数,绘制了上百张井站工艺流程图,练就了一身的绝活儿。只要油井出现问题,很多时候他通过“望、闻、听、摸”就能发现毛病,迅速解决,被赞誉为“油井神医”。手艺精湛的他还讨得了媳妇,夫妻俩相濡以沫,共同进步,妻子赵红霞虽说是一名临时工,但是她认为那只是一种称号,多次在厂技术比武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年年被评为采油厂先进个人,今年更是被评为采油厂模范女工。
2002年,苟敏因为出色的工作,被任命为原采油一队的边远站点采油一班担任班长。边远站点的井因为远离大本营,偷盗、盗油、油水井跑冒滴漏严重……历史遗留问题太多,单靠几个班员来整改难度太大。爱琢磨的苟敏,开始围绕班里的生产难题开始了他的技术革新, 他白天上井工作找线索摸索实践,晚上熬夜一遍遍画图,算数据,不懂不会的经常登门求教张义铁和队里的技师和老师傅。很快,水井多功能报警器、无线报警装置、旋转井口装置等一系列简单好用的小革新被他“捣鼓”出来。工人们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发明好,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油井生产也得到了保障,还避免了环境污染,真是一举三得!”几年来,苟敏共参与技术革新、改造50多项,其中3项国家专利,30项获得了局厂五小成果奖,创直接经济效益500多万元。目前,在他管理班站14#计量站基本实现了“井井有创新”。从此,“革新大王”的外号响遍清河,他成了清河家喻户晓的创新达人。
“在厂里,他在技术上是把好手,在家里,他也是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妻子赵红霞向笔者回忆,“虽然他陪伴我和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 每天早上他起得很早,为让我多睡会儿,他总是做好早饭再去上班。孩子方面,通常是他回家时孩子睡着了,他清晨上班时,孩子还没起床。可是再晚回来再累,他都会把孩子的作业检查一遍,然后留着张纸条指出孩子错误的地方以及需要进步的空间。你说这样,我和孩子还怎么舍得埋怨他呢?更何况,我和我们家苟敏明白是清河培养了我们,成就了我们。”
“我这辈子,只是努力地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和其他同事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干活前多思考了一点,多琢磨了一下,清河给予我太多荣誉。你说,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更加努力工作,不利用自己所长去琢磨更多的技术革新贡献我微薄的力量呢?”面对苟敏的反问,笔者突然觉得眼前这个小个子男人特别高大和帅气。
在笔者准备结束采访离开时,外面突然下起暴雨,苟敏边穿雨衣边对笔者说:“不好意思,担心暴雨造成井上停井,必须去站上检查下。”斜风落雨中,望着那渐渐消失在夜色中的模糊背影,感动弥漫心间。也许正是因为清河有许许多多像苟敏这样的人,为了稳产增效,坚守着,奉献着,让这百里油区充满了希冀……
(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