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装备市场回暖信号凸显

   2017-04-19 中华石化网国土资源部

69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从大型油气区块的并购和钻井平台数量的攀升中,业内人士已察觉到了油气行业脱离寒冬的迹象。而伴
今年以来,从大型油气区块的并购和钻井平台数量的攀升中,业内人士已察觉到了油气行业脱离寒冬的迹象。而伴随着油气行业的转暖,与之配套的油气装备行业也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显现出整体复苏的积极信号。
  基本面利好油气装备行业
  近年来,国际油价的持续低迷令石油石化行业遭受了巨大冲击。有市场人士预测,油价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低位。
  “今年的油展与往年相比冷清了几分,参展商明显少于往年,而且展商布展面积比过去缩小了很多。显然,低油价的冲击早已传导至石油装备市场。”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上,海城市石油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政权表示。
  对此,中国石化集团原董事长傅成玉认为,当前石油行业看似进入了冬天,而按照石油行业的平均成本,还算不上冬天。2016年,我国石油进口达到3638万桶,每天的进口都达到了9.96万桶,这种结构性调整表明石油工业还会持续发展,还要继续发展。
  据了解,未来20~30年内,虽然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会给煤炭、油气行业带来一定影响和挑战,但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主导地位短期不会改变。而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推进下,包括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清洁能源在解决能源增量需求中将起到很大作用,一次能源的存量需求调整将更多地依靠石油、天然气来解决。
  另外,全球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新兴国家、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等经济体来拉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全球还有近10亿人没有用上现代能源,仅解决这部分人的能源需求,通过其消费来带动世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全部能源,也很难从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来实现。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油价下跌给石油及其相关行业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但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翟光明也表示,不管油价是高还是低,对资源的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低油价环境下,仍然要加强油气勘探工作。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外石油石化装备需求减少,竞争更加激烈。但是,石油石化装备行业也迎来了不少机遇,正是转型升级、技术创新的好时机。
  “目前,石油石化装备企业最应该重视的是练好内功,为下次油价上涨做准备。”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许多石油装备是在高油价环境下研发出来的,并不十分适应目前的低油价环境,企业应该从效益出发主动进行自我调整,开发出适应低油价环境下高效节能的装备。”
  高端智能化是方向
  据介绍,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钻采装备出口国。由于石油生产安全性的特殊要求,以及参与全球竞争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国内生产企业逐年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生产工艺合理,产品结构完善,产品品质高,自主开发能力强,石油钻采专业设备生产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当前,石油行业的发展正是体现了行业技术的进步。石油石化装备行业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水平升级换代,提高生产效率。”傅成玉表示,在智能化、数字化这种大的未来环境下,石油石化装备行业应该重点解决高能耗的问题,首先是效能的提高,减少能源消耗。高耗能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国的石油装备工业技术标准低、质量标准低、环境标准低,所以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首先是要把技术标准提上来。因此,解决环境、气候变化问题,第一位要做的就是节能,提高能效,不要把精力放在后端治理上。
  傅成玉强调,智能化不是一个机器的智能化,首先是一个信息、大数据的智能化,是一个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是一个生产业态的智能化,是一个企业体系、系统的智能化。如果仅仅考虑是一个产品智能化,它只能在那个产品提高效率,但是在整个体系还不能产生效率,甚至还制约它,这并不能算是真正的智能化。
  翟光明院士也表示,加强油气勘探工作,需要各种油气设备,并且各方面的要求还要不断提高。“国家要扶持,企业要努力,我们必须储备足够的油气资源,这是不可或缺的。油价再低,技术、设备也要不断创新和升级。
  可以肯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能源技术的革新,未来油气技术发展将朝着智能化与跨界融合的方向发展。智能钻井、智能油田、智慧炼厂、智能管道等创新技术将成为降本增效最具潜力的技术,也将推动油气工业持续向前发展。
  而伴随着智能技术、创新技术在石油石化行业的应用,也将助推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迈上提速、增效、清洁化发展的新台阶。
  天然气领域或迎来机遇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行业的下一个机遇将出现在天然气领域。
  我国天然气资源埋藏深,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没有基础设施,相对成本贵,产量低。对天然气领域而言,显然成本高的问题最为突出。对此,傅成玉认为,有两个方向解决,一是通过技术进步把成本降下来,二个是通过技术进步把产量提上去。而这就为天然气领域的装备与技术进步提供了发展空间。
  而依据“十三五”规划,天然气消费量将有望高增长,预计2020年其占能源消费的比例将达10%,5年间复合增速为12.9%。
  无疑,发展天然气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最为现实的选择。在市场化价改和进口供应充足的背景下,天然气经济性将稳步提升。
  交通运输领域的天然气应用受油气价差带动最为明显,将带动相应装备市场。车用天然气装备市场存在巨大空间,预计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汽车保有量将达1000万辆,加气站超过12000个,对应车用天然气装备市场为1755亿元,复合增速为19.1%。其中,LNG重卡车将维持高增长。船用LNG装备潜在市场规模近千亿元,预计2020年我国LNG动力船将达6000艘,船用加注站达200座,对应装备市场规模120亿元。经测算,潜在的船用天然气装备市场约800亿元。
  此外,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建设有望带动天然气发电量增长。热电冷三联供系统(CCHP)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主要应用形式,由于能源利用率高,经济环保等优势,有望推广使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随着应用趋于成熟,项目数量和建设投资有望提速。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