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的一天,石家庄炼化化工作业部聚合装置门口,悬挂了一块银底红字的奖牌——“石炼设备管理标杆装置”,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
“刘鑫这个小伙子不错!‘军功章’里有他的功劳。”的确,“石炼设备管理标杆装置”这块军功章里有他的智慧和汗水。
刘鑫,2007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石炼化工作业部聚合装置。身高不过一米七,浓眉大眼,一口地道的东北口音。
面对密如织网的设备管线,刘鑫白天转现场,晚上画流程图,问题小本不离手,成了装置人见人“烦”的“为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装置在他心中逐渐变小,流程在他眼中日益清晰,他的技能日益精进,成了装置的老师傅都佩服的“活流程”。
聚合装置外操室中二十多块荣誉奖牌彰显了这个装置的不凡之处。2010年,技术过硬的刘鑫被提拔为装置设备主管师。只有三年工作经验的刘鑫能否挑起这个重担,所有的人都替他捏一把汗。
这促使他更加勤奋,他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了解装置设备和管线,每天都见他穿梭在装置中,妻子都抱怨他好久不带孩子出去玩。
熟悉了设备性能,刘鑫的爱好也开始发挥作用。
他爱创新,想让老装置开出新水平。切粒机可称为聚合装置的“心脏”,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非计划停工。刘鑫发现切粒机切刀最长三个月就要更换一次,维修磨刀需花费近万元。“如果能长周期让切粒机平稳运行,岂不是既节约维修费用,又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形成。”
“聚合开工近20年,切粒机一直这样操作,就凭你一个毛头小伙就能解决?”人们听到刘鑫的想法后产生了疑问。面对质疑,刘鑫每天坚持记录切粒参数。每次修切粒机时,他都跟在维修人员身后打下手,偷学技艺。创新的思路随着他的研究越来越清晰,经过近半年的努力,翔实细致的一手现场资料得到大家认可。通过摸索降低了切粒水水温约2度,由原来的出长带条时被动停机改为每5天主动停机清理一次铸带板,以降低对切刀的冲击,三月、五月、八月……目前切刀的运行周期已达到了10个月以上,创造了聚合装置切粒长周期运行的奇迹。
刘鑫好琢磨,在动设备管理上推行设备“领养制”,在静设备及现场管理上推行区域化管理。既然是“领养制”,他让每一位员工给自己的“孩子”建立身份档案:压力、操作温度、润滑记录……灌输标准化理念,让员工及时关心每一台设备的“成长”,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展览评比,表彰爱心负责的“家长”,鞭策落后的“家长”。装置现场卫生有一点瑕疵,他都要管。如今聚合装置像家一般整洁。
刘鑫爱转现场,人们常常好奇刘鑫在现场巡检总能发现别人不易察觉的设备隐患。当人们好奇地问刘鑫是如何炼成“火眼金睛”和“顺风耳”的,刘鑫嘿嘿一乐,告诉大家秘诀就是:好技能加上责任心。
一次,刘鑫在巡检时突然听到回收己内酰胺循环泵p-1701电机异响,他连忙联系电工检查。5分钟后,电工人员赶到现场,对电机进行仔细检查。“电机后轴承损坏,需要更换电机,幸亏你们发现及时。但现在库中没有同型号电机,这……”电工人员为难地挠了挠头。“机泵不能带故障工作,先把电机拆开看看。”刘鑫果断地作出决定。在大家配合下电机拆开,电工确认是轴套与轴承松动,可以通过锤击凹坑增加紧固度,20分钟解决了问题。
刘鑫乐为人师,他深知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他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引导装置青年员工,为他们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习习惯;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习经验进行总结,并将工作笔记留在班组,资源共享,共同学习;他以提高青工技术理论和技能水平为重点,带领青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学习交流,为他们搭建相互学习、钻研技能、解决难题的平台,使他们成为装置的行家里手。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丰收的成果,石家庄市优秀团干部、设备先进管理个人、化工作业部先进工作者、公司标杆装置管理者……荣誉接踵而至。在许多人看来,刘鑫可以歇歇了,可他面对光华灼灼的各种荣誉,没有迷失方向,在责任心的鞭策下,他又奔向现场。
(石家庄炼化 郭志芳 薛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