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和杜邦合并背后的三大逻辑

   2017-09-14 中华石化网化工在线

127

核心提示:最近全球并购市场的风景又开始火起来。这次的主角是世界第二和第三的化学公司,美国化工业巨头陶氏化学和杜

最近全球并购市场的风景又开始火起来。这次的主角是世界第二和第三的化学公司,美国化工业巨头陶氏化学和杜邦公司。

这两家公司在2015年12月11日正式宣布合并,经过1年半的准备过渡,终于在上个月底,也就是8月31日完成,“陶氏杜邦”由此诞生,双方各持50%股份。此次合并后,新公司陶氏杜邦年度销售额达770亿美元,股票市值超1500亿美元,雇员达10万人,将取代巴斯夫成为第一大化工企业。

一、战略逻辑:化工“三国杀”

先简单普及下这两家世界级公司的背景。1897年成立于美国的陶氏化学公司是一家国际跨国化工公司,2016年陶氏年销售额为480亿美元。杜邦公司成立于1802年,业务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产品包括农业、食品安全、高性能材料以及工业生物技术等。

总体来看,这两家公司都是百年企业,都是美国公司,化工世界上排名第二和第三。本来都是强手,为什么要合并?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这第一个原因是,通过合并能够使自己冲出三国混战的竞争困局。成熟行业,一般都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全球化工第一,是来自德国的巴斯夫,如果陶氏和杜邦单独挑战这第一的位置,很难说结果。但是,如果联合起来,那马上就能改写历史。

所以,从行业结构上看,这样的合并显然对两家的市场空间是正向作用,市场反应也很正面。

二、转型逻辑:化工领域如何挣钱?

陶氏杜邦合并的第二个原因,是这两家公司一直向特种化学品领域持续谋求增长的战略驱动。全球领军的化工企业,过去几十年,一直在从基础化学品向特种化学品迁徙的过程里,这次合并,将大大推动这两家公司的转型之路。

从合并的第一天开始,双方都宣布合并不是终点,最终陶氏杜邦将拆分成三家行业领先的、独立的上市公司,分别从事农业、特种产品和化学材料业务。

我们从陶氏杜邦拆分架构来具体看看。原陶氏农业部门将和杜邦农业部门组成新的农业公司,总部将设在杜邦公司目前的总部所在地特拉华州威明顿市,公司将以“杜邦”命名;陶氏除农业和电子材料外的部门与杜邦功能材料部门组成新的(陶氏)材料科学公司;而陶氏的电子材料将于杜邦除农业和功能材料外的部门整合形成新的(杜邦)特种产品部门。

此次拆分特点主要是,一方面把两家公司分别最擅长的部分相对保留,同时将两家公司持续亏损但是有极强具互补性的的农业部门合起来,造就了一家世界数一数二的农业化工企业。此举一方面解决了两公司的农业业务亏损,同时也有利于两家公司业务整合,进行资源置换。何乐而不为?

新农业公司合并完成后也将取代孟山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业公司。农业业务合并后将产生互补优势,在产品线、地域覆盖、渠道优势上更加全面。

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说明这次杜邦和陶氏的合并,我想1+1=3比较合适,合并虽然耗时耗力,但是既节省了税收,又有希望变成三家行业领先公司,无疑金融投资者比较喜欢。

三、规模逻辑:大公司合并的价值

下一个问题,为什么国际大公司喜欢合并呢?最近两年,在一些行业世界大公司合并层出不穷,海运巨头就这样减少了好几个,农业化工领域也被收购了几家,包括中国化工收购瑞士先正达,拜耳收购孟山都,都是刚刚发生的。大公司这么复杂,合并为何还具有吸引力?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大公司之间的合并,仍然是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的结果。

这次两家公司的合并就是一个例子。有人计算,合并首先会产生约30亿美元的成本协同效应。具体来说研发方面,用过两公司研发平台合作,能更好实现成本节约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从而获得更好的潜在增长;材料业务领域,双方将在原料、研发和生产方面因规模效应而实现成本控制。这些都比各自经营产生更大的节约,这就是规模经济。

从范围经济的角度看,杜邦陶氏合并会带来10亿美元的增长协同效应。未来2-3年,两家公司都将重新对业务板块都进行调整,其中一些快速增长的业务部门将得到重点发展。正是因为合并会让两家公司分散的不同业务专业化重组,能够增强实力,有利于更多的占领市场。

最后总结一下,陶氏杜邦的合并,是战略逻辑、转型逻辑和规模逻辑三者作用的结果。化工行业,仍是一个大者为王的行业。陶氏杜邦的合并,会不会进一步引起其他行业参与者的反应,中国化工企业需要哪些应对之策,都值得我们细细思量。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