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石油行业不需要去产能:应对过剩应广进宽出

   2017-12-25 中华石化网经济参考报

62

核心提示:当前,我国原油加工规模约7.1亿吨。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我国原油加工规模将达到8.6亿吨。依据85%的正常开

当前,我国原油加工规模约7.1亿吨。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我国原油加工规模将达到8.6亿吨。依据85%的正常开工率测算,2020年时大约会产出4.4亿吨汽柴油。以我国汽柴油消费量平均增长率4%作为今后几年的消费增长进度预判,预计2020年时我国汽柴油消费量大约为3亿吨,产销之间将呈现出1.4亿吨的生产余量。

1.4亿吨汽柴油生产余量如何消化?届时,出口将是必然选项。今天,我国就应该以“原油广进口与成品油宽出口”并举作为国家对石油行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力争对全球石油市场形成进口与出口互为支撑的利益捆绑。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在全球化的石油市场中,仅仅作为一个单纯的石油消费及进口大国身份,其结局必将是被动与弱势的。如果还是“自信”认为,以消费体量大就可以在全球石油市场中有话语权是不现实的。石油除了商品属性还有不可忽视的地缘政治因素,在此,日本等国家极高的进口程度不能成为我国的参照系,因为中国与日本不在一个政治语境体系下。

在全球需求已达46亿吨的水平上,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断供一个国家的石油进口并不足以对全球石油供需造成太大影响,国际油价也不会因此有太大波动。如果没有其他措施制衡全球石油市场,庞大的石油进口量所构建的影响力是脆弱的,甚至在某些时候还可能蕴含极大的风险。

对这种潜在的风险应该有所警惕。当一个国家不仅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成品油生产大国,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自身庞大的石油消费身份与对全球成品油供应重要地位融为一体的时候,这样才能有效维护自身作为一个石油消费大国的利益。

在一定意义上说,成品油比原油更具影响力与话语权。原油不过是原材料,不经加工是无法使用的,真正驱动交通运输的是成品油。如果我国能够通过抓住成品油对全球市场供应这一环节,是变(单纯消费)被动为主动更为有效的措施,它要比多储备原油更具有战略意义与经济性。

据测算,2020年我国需要出口汽柴油1.4亿吨才能平衡国内的供需关系,才能为我国庞大的炼油产能找到出路。更重要的是,只有至少保持1.4亿吨以上的出口规模,才有能力实现我国通过对亚太市场的成品油供应把握,从而对全球石油市场形成进口与出口的利益捆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制衡局面。

如果在2020年时,当有大约1.4亿吨以上的成品油出口到亚太市场之后,可占据亚太市场2020年消费量的13%左右。如果没有意外,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亚太地区的日本、韩国均不可能大规模增加产能及出口。这一时期的亚太市场成品油消费增长空间将十分有利于我国炼能的释放。我国的石油行业应该及时识别这一不可多得的战略机会并牢牢把握住它。

依据影响市场供需关系的一般规律衡量,当我国通过大规模出口成品油,对亚太市场消费规模占有率至少达到13%这一水平附近时,才有可能通过调节这一规模出口变化影响亚太市场。届时,当我国原油进口(数量或价格)利益受到损害之时,将迫使我国对这一地区的成品油出口同样受到影响。

由于亚太地区已是全球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亚太地区的石油供需关系也将成为影响全球石油供需格局的重要地区。抓住对亚太地区成品油供应的影响力,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掌控住了对全球石油市场影响的命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制衡局面才有可能实现。在全球一体化的大格局下,能够通过成品油出口,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石油这种大宗商品的市场引导权,不仅对石油市场,而且对我国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整体地位提升也是有利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当前我国的石油行业并不需要去产能。我国的石油行业布局应着眼于强化我国在国际市场中国际分工地位,而不应将眼光仅仅局限在国内的供需关系层面。仅有庞大的原油消费体量是不够的,只有不断做大做强我国的石油加工规模,通过“广进宽出”力争在全球市场中取得应有的国际分工地位,才能使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服务于国家的长远利益。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