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华信俄油五年大协议:三种主要原油 供应规模或将进一步扩大

   2018-01-03 中华石化网第一财经

98

核心提示:收购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Rosneft)14.2%的股权后,民营能源企业中国华信和俄油的合作渐入实质阶段。今年1月1

收购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Rosneft)14.2%的股权后,民营能源企业中国华信和俄油的合作渐入实质阶段。今年1月1日起,俄油将在五年内向中国华信供应预计总量为6080万吨的原油,其中涉及的原油品种等合作细节备受市场关注。中国华信日前向记者独家透露,这项供油协议主要包括了三种原油: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管道原油(ESPO)、索科尔原油(Sokol)以及产自黑海和波罗的海的乌拉尔混合原油(Urals)。除此之外,还有小部分其它等级的俄罗斯原油,后续华信将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和俄油灵活协商采购品类。

试水交易市场

据了解,ESPO将是协议中占比最大的原油品种。它在亚洲市场交投极为活跃,也颇受中国地方炼油企业欢迎。“ESPO在中国市场的需求量很大,过去我们主要从国际贸易公司进口。虽然采购的具体规模不便透露,但华信将成为中国市场上最主要的ESPO的出售商之一。”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董事崔振初对记者表示。

记者独家获悉,中国华信在去年11月,已经首次出售了一批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原油。这批原油也是华信和俄油在供油协议中将取得的原油,计划于今年一月装船。

“这是我们新加坡的交易员团队向交易市场的试水,我们进行了一个小范围的招标。”崔振初告诉记者,在这批出售的原油中,索科尔原油属于轻质原油,进入了东南亚及日本等国,有一部分ESPO已经开始供应中国市场。“和之前预计得差不多,有一部分ESPO是由我们直接供应中国市场,另一部分是通过贸易伙伴间接输向国内,还有一小部分去到其它国家。”

按照协议中5年6080万吨的总量计算,俄油每年将向华信出售1200万吨左右的原油。石油交付价将按与全球油价挂钩的公式定义,具体金额取决于远期市场原油价格。“每批供货价格将根据市场价计算,总体来看每年交易价大概在四十多亿美金,也就是在300亿到400亿人民币之间。”崔振初表示,“我们引进了一些交易人才,国际市场的贸易团队和经营团队的人才队伍一直在稳步扩大。”

优先保供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大原油供应

俄罗斯是世界石油天然气大国,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常年位居世界前三。这项协议不仅扩大了俄罗斯作为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领先沙特的优势,中国华信也将跻身全球最大的石油贸易企业行列。崔振初打了个比方,“和俄油的合作,贸易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就像一桩高度契合的婚姻,我们看重的是今后的共同生活。”

牵手华信,俄油在油气需求增量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获得了更大的份额;而保证中国市场稳定的油气供应,是华信与俄油“共同生活”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国华信董事会主席叶简明在一次公司内部大会上强调,华信要持续获取油气资源,充分发挥资源引进和战略储备的平台作用,紧随国家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华信今后的采购策略将优先考虑国内市场的需求。崔振初表示,对不适合国内市场的原油品种,华信将通过合作伙伴,出售给东南亚和韩日市场;同时换取国内需要的油种,宏观上优化调节,优先服务中国市场。

中国华信和俄油正在探讨,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原油供应的可能性。

“现在是每年1200万吨起步,我们争取通过几年和俄石油的合作,把俄油通过我们供应给中国市场的原油能够增加到3000万吨到4000万吨。”崔振初表示,“具体落地时间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俄方的供应情况,也包括我们自身对市场形势的研判。但我相信,在2018年的某些时候就会开花结果。”

“中国的对外能源依赖固然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软肋,但庞大的能源市场和消费能力正逐步成为了对外能源合作中的优势所在。”一位能源行业的观察人士对记者表示。

前瞻布局天然气“油气新生”稳步前行

中国华信入股俄油14.2%的股权对应的权益原油相当于每年4200万吨的油气当量,其中75%左右为油,25%左右是天然气。天然气正是华信未来发力的另一大重点。

与石油相比,天然气有着清洁环保、价格低廉等优势。今年冬季,北方天然气供应紧张、价格大涨引起了广泛关注。华信天然气(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文庆对记者表示,事实上,目前天然气供应还未达到“气荒”程度,一大重要的支撑是国际市场上天然气供应整体上仍是供大于求。“液化天然气市场LNG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区都在加大出口,加上俄罗斯的供应,全球市场供应充足。”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能源消费的低碳化转型,未来我国能源中的天然气消费仍将高速增长,保障市场的稳定供应需要未雨绸缪。从去年1-11月份的进口情况看,俄罗斯是我国第11大液化天然气的进口来源地,虽然占比不大,但中俄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日前表示,中国将继续积极支持企业在增加国内天然气生产的同时,多元化进口海外天然气资源。在崔振初看来,未来应该深化改革,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天然气开采、进口,国企和民企一起发力,群策群力。

中国华信在天然气领域的布局正在加速。去年11月,华信与俄油在越南岘港签署了油气综合炼化合作协议,共同在海南洋浦建设世界级炼油、石油天然气化工联合产业基地。双方正在规划在海南洋浦建立凝析油和液化石油气(LPG)制烯烃,将海外先进技术与国内市场对接。

华信和俄油在上游的气田领域合作也有着极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希望把气资源引入中国市场深加工。我们会在气田的勘探开发、生产、运销以及气路线的化工产品方面多着墨,把产业的下游留在中国。除了洋浦,我们还在其它地方选点布局,但还没有到最终决定的时候。”崔振初告诉记者。

中国华信董事会主席叶简明谈到公司“油气新生”战略转型时指出,中国华信将以天然气发电、精细化工、智能电力和新能源技术构建未来能源产业链,加大上游天然气资源的获取力度,建设先进精细化工生产加工基地,力争占据新一轮能源前沿产业制高点。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