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2018年煤炭行业将有哪些大动作

   2018-03-14 中华石化网中国电力新闻网

124

核心提示: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闻发言人严鹏程1月2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闻发言人严鹏程1月2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煤炭行业1.5亿吨以上的年度目标任务已超额完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健奇也表示,相对于前几年的大落大起,2017年的煤炭行业发展较为平稳,企业效益整体向好,但改革与转型的难题依然未破。

在今年备受瞩目的两会上,煤炭行业的专家、企业高层、一线代表是否关注了这些问题?又有哪些建议?

凌文:煤炭业兼并重组一定会有大动作

对于今年煤炭行业兼并重组的新变化,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总经理凌文表示,国家对煤炭去产能的政策没有变,“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没有变,这种兼并重组也是中央提倡的趋势,具体到每一个兼并重组的行为不好说太多,但煤炭行业今年一定会有大的、漂亮的动作,这也是我所期待的。

备受关注的民用煤方面,凌文则指出,目前有洁净煤技术,即煤炭经过加工,能够将煤中的硫、氮氧化物先提取出来,然后将处理后的煤炭配合洁净炉具供百姓燃烧,这样不会排放出致霾物质。

据凌文介绍,在国内,伴随着雾霾现象,“去煤化”舆论似乎已成为主论调,部分地区甚至脱离实际地采取“一刀切”的限煤措施,产生了负面影响。

然而,凌文表示,从必然性看,我国能源国情决定了煤炭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其中包括煤炭历史地位、现实资源禀赋、未来能源结构等多种因素。

从可能性看,技术创新为煤炭成为清洁能源提供了保障。凌文表示,我国煤炭工业整体上已改变了过去落后的形象,生产安全、采煤工艺、装备效率均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等企业甚至达到了世界同行公认的先进水平。

卢晓光:建立电代煤可持续发展机制促进北方冬季清洁取暖

根据《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到2019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50%,到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为加快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卢晓光建议,建立电代煤可持续发展机制,促进北方冬季清洁取暖。

卢晓光介绍,河北南网已累计实现电代煤21.53万户,完成燃煤锅炉替代5100台。进入冬季以来,采暖负荷快速增长,达到570万千瓦、同比增长103.6%,电网最大负荷达到3109.7万千瓦、同比增长12.8%,首次出现冬季电力供需缺口,实施有序用电错峰97.5万千瓦。随着电代煤范围扩大,2018至2020年河北南网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大。而且,河北配网基础相对薄弱,配网户均容量不足2个千伏安,与电代煤用户不低于8千伏安的要求差距较大,需要进行大规模电网建设改造。

为推动电代煤加快实施、有效运行,卢晓光委员认为,需着力解决河北电力供需紧张、建设改造投资需求大、运营成本有待疏导等问题。他建议,研究出台支持清洁取暖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现有可再生能源发展、大气污染防治等资金渠道,加大对清洁取暖的支撑力度,对电采暖配套电网、储能蓄能等设施建设给予政策补贴;完善价格与市场化机制,出台发电侧峰谷电价政策,将清洁供暖用电纳入市场化交易,降低电供暖成本;尽快出台电力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撑电网企业在偏远地区做好电网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

袁亮:利用好关闭煤矿资源间接推动煤炭去产能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提出《关于去产能及关闭煤矿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袁亮表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煤矿7100处。预计到2020年,我国去产能煤矿数量将达到1.2万处,到2030年将达到1.5万处。煤矿关闭或去产能后,仍赋存多种可利用资源,比如地下空间、水、煤及共伴生资源、土地等。

为此,他建议将去产能矿井资源开发利用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统筹部署、科学规划,把握去产能矿井开发利用的挑战和机遇,实现资源精准开发、科学闭坑与灾害治理、去产能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恢复美化的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

董林:取消煤矿工人0到6时的夜班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杜儿坪矿掘进一队副队长董林表示,他的关注重点是煤矿工人的权益。

“提议煤矿取消0时到6时的夜班。”董林解释,煤矿工人上班多实行倒班制,然而到了后半夜,人受生物钟影响容易打盹儿、走神儿,这与之前休息的好坏没有关系,而是一种自然规律。从安全角度出发,这种排班制度存在隐患。

董林认为,一方面,煤炭产业受去产能、产业升级转型等政策影响,没有夜间开工的生产压力;另一方面,煤矿工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充分休息、陪家人等诉求,也希望减少夜间劳动对于身体的伤害。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