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中国版原油期货上市意义

   2018-03-26 中华石化网中国石油报

101

核心提示:3月26日,在国内外石油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共同关注下,中国原油期货将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

3月26日,在国内外石油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共同关注下,中国原油期货将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作为我国首个国际化的期货品种,超级买家中国期待在自己的土地上发出真实的、属于自己的声音。

从“溢价”到“议价”,中国之声在原油市场响起

这是我国石油行业和期货市场的里程碑事件,被寄希望于改变“我的原油、他的定价”境况,将弥补现有国际原油定价体系缺口,有利于更好把握我国宏观经济走向,降低发展成本,为实现原油期货上市这一刻,我国政府酝酿了30多年。

1993年,我国就尝试发行过原油期货,但因市场波动水平难以控制,交易仅维持一年。那一年,我国首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随着我国进口原油量的不断攀升,市场上关于重新推出原油期货的声音愈加强烈。

长期以来,“我的原油、他的定价”困扰亚太地区石油行业。在国际石油市场,存在着WTI和布伦特两大原油定价基准,分别代表着美国和欧洲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而我国作为国际石油市场的后来者,在原油定价方面只能被动追随,无法真实准确地传达来自本土市场的供求信息。

这种被动在遭遇“亚太溢价”的情况下尤为明显。在面对石油这一具有多重复杂属性的商品时,一般的市场规律显然失灵,亚太地区作为石油消费重地,不仅没有体现超级买家应有的市场地位,反而要比其他地区原油买家支付更高成本。“因‘亚太溢价’,我国每年在原油进口上多支付20亿美元!” 银河期货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仲文庆表示。

这一巨额数字,仅仅是开始。原油既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也为种类繁多的化工产品提供基础原料,上游的原油价格会引起下游千万种中间产品及终端产品价格的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根据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油价上升10%,我国GDP下降0.51%。近年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剧烈震荡,对我国经济稳定运行造成的影响凸显。掌控油价就是更好地把握我国的经济走向,为加强宏观调控夯实基础。

除了希望有效消解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之外,我国也希望对国际原油市场贡献一份中国力量。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赵锡军指出,近年来,货币宽松,大量流动性进入到国际原油期货市场,造成油价剧烈波动。我国希望通过推出原油期货,对国际市场价格产生引导和影响,一定程度上降低在国际原油市场上“价格失真”状况。

从沉默不语到尝试发声,从被动追随到主动介入。转变的背后,是长期以来的酝酿、筹备。当下,我国产业基础相对稳固,国内石化产业链多元化、规模化发展支持了现货贸易量,为原油期货推出提供了有利基础;我国的油轮、管道运输、港口等基础设施也满足原油期货运行要求;铜、大豆等大宗商品期货占据世界龙头位置,为原油期货推出增添经验。

从国际上看,全球原油贸易格局与定价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变动调整较大,正是市场接纳新成员的良机。同时,市场已转变为买方市场,我国推出原油期货有助于吸引国外卖家积极参与。

为了抢抓新机遇,按期顺利推出原油期货上市交易,我国在原油进出口管制、外汇管制、海关等方面专门出台了各种特殊配套政策,打开一路绿灯,逐一扫清最后障碍,以崭新姿态迎接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

从走出去到引进来,展现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身姿

我国原油期货将在促进金融市场全面开放、提升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利好石油市场,也深刻影响石油全产业链,为企业生存发展拓展新空间。

2月14日,位于青岛港的董家口油库摇身一变,成为我国原油期货指定交割仓库。据上海国际能源交易所公布,一共8家仓库被列入指定交割仓库,初期启用库容315万立方米。

在历史性事件当中,每一个细微环节都在发生着相应变化。随着正式上市,承载着诸多战略意义的原油期货,在更加宏观的层面,有望逐步释放出它的意义和影响。

这是从“走出去”到“引进来”的转变。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推出原油期货,是我国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实践。新湖期货研究所所长李强介绍:“我国期货市场虽然在全球具有非常大的份额,但一直未能真正成为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与海外客户引进相对空白有很大关系。”而原油期货作为我国推出的第一款国际化期货品种,欢迎全球投资者进场参与,有助于使中国的期货市场真正展示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舞台上,有助于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另一个层面看,国内企业进场也成为国际原油市场的一部分。这共同意味着国内原油市场与国际原油市场有了直接联通的平台,我国市场更加融入全球市场体系,通过进一步开放,我国市场存在感更强,位置更清晰,透明度更高。

更加开放,更加自信。我国原油期货结算货币被设计为人民币,这一创举展示了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尽管我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国际地位不断强化,但在全球结算中,人民币使用率仅占2%。以人民币结算的原油期货市场,将使人民币产生更多国际交易结算,在全球实体经济领域和金融市场中使用更加频繁,无疑将进一步带动人民币走向世界,提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我国原油期货的推出,对于国内石油市场和石油行业全产业链都有着深刻影响。

一买一卖,一进一出,原油期货交易可以准确地反映市场微观主体的预期、需求和生产成本等,具有价格发现功能。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副所长陈蕊表示,开展国内原油期货交易有助于形成国内石油供需的晴雨表,也有利于今后成品油期货交易品种的推出,推动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到位。

增加进口途径,丰富原油来源,解决了国内石油企业加快发展的后顾之忧。特别是原料瓶颈始终制约发展的地方炼厂,有望今后释放出更大活力。

更大的红利在于促进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成本的削减和风险的降低。原油期货市场基本运作方式即套期保值、对冲风险,提供比现货市场更加平稳的价格环境。通过套期保值,油企可以提前锁定成本和未来收益,能够最大限度避免价格波动给生产经营带来的不确定。同时,我国石油企业在自己的交易主场,以人民币进行交易结算,可以有效降低汇率风险,减少参与成本。石油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尹强还表示,如果按照标准合约、交割方式等方式进行管理,对石油企业今后的标准化管理也是极大提升。

对于生产加工销售上下游一体化的三大石油公司而言,我国原油期货推出,无疑对整个石油产业链都将产生影响。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原油部经理张鹏表示:“中国石油国际贸易板块愿意积极参与到我国原油期货市场当中,贡献企业力量。同时,我们将充分利用期货市场这一管理价格风险的工具,服务企业的生产经营。”

从起步到长跑,中国原油期货需持续增强吸引力

建立原油期货市场并不意味着天然地取得定价权,成功的期货交易必须与发达的现货交易相配套,需要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共同作为,吸引多方参与,帮助原油期货在市场中真正成长起来。

这一刻,世界关注着中国。路透社等多家境外媒体已提前公告中国原油期货上市信息。在关注之余,疑问也应声而来:中国的原油期货能否成功实现它承载的所有意义?

疑问并非无中生有,一个直接的原因是,建立原油期货市场并不意味着天然地取得定价权。自1974年以来,各国约有近50次以上试图推出原油期货的努力,成功率只有20%左右。具体到亚洲,日本、新加坡和印度都曾经尝试过推出原油期货,均未成功。

我国原油期货在推出过程中,尽管取得了国内石油企业、原油贸易商和基金等金融机构的高度认可,各方参与热情高涨,但短暂的热情并不足以支撑中国原油期货长远发展。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原油期货上市前景乐观,但成功路漫漫,还需持续增强吸引力。

成功的期货交易必须与发达的现货交易相配套。民生期货研究员金玉静表示:“保证期货与现货不脱节,保证现货市场有稳定的贸易量,这是原油期货能在中国生长的底气所在。”陈蕊认为,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开放和强大的石油现货市场交易体系,全国性的油品交割网络和油气储运网络也明显滞后。他建议:“原油期货有关监管机构以及行业协会应净化现货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的原油期货发展环境。”

来自企业界的人士希望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填补法律空白。中国石化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主任孙焕泉建议尽早出台《期货法》,以立法形式对参与各方的权责关系、交易规则、违约责任及纠纷解决等做出明确规定。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已经提出加快推动《期货法》立法的提案,回应了业界呼声。他指出,完善相关法律,也有助于提高海外投资者参与我国原油期货的积极性。

毫无疑问,一个成功的原油期货市场,还需要政府之手在法律政策制定、严格监管方面多有作为。但是,业内人士也指出,政府的政策法规需要按照市场规律不断调整。市场毕竟是市场,该市场解决的必须交给市场,要帮助原油期货在市场中真正成长起来,要让每个参与者都按照自己真实的意愿去交易,从而发现真正的市场价格。

在关注软件方面的提升之外,硬件建设领域的差距也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目前,我国已通过审核的交割库全部是沿海分布设立,区位相对分散,总库容仅相当于2.5天原油进口量水平。而WTI库容相当于美国12天原油进口量。今后根据市场发展,我国应进一步合理布局,完善交割库等硬件设施建设。

时间是最好的答案。WTI、布伦特等国际原油定价基准由单一期货品种逐渐衍生出上千种金融产品,再到共同支撑起一个完备、开放的石油金融体系,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同样,对于今天刚刚起步的我国原油期货来说,一条成功的路有多远?时间将给予我们答案。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