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口“铿锵玫瑰”朵朵绽放——记“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 胜利油田集输总厂孤岛原油库的化验班

   2017-03-14 中华石化网王守华

541

核心提示:提起在黄河入海口的胜利油田集输总厂孤岛原油库的化验班,了解这里的人总会竖起大拇指:山东省女职工建功立

提起在黄河入海口的胜利油田集输总厂孤岛原油库的化验班,了解这里的人总会竖起大拇指:山东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山东省青年安全示范岗、管理局绿色安全生产示范基地……众多辉煌的荣誉下,2016年化验班再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殊荣。

走进化验班,整齐干净的工作环境,整装洁净的化验仪器。化验工人虽然戴着防毒口罩却盖不住美丽的双眼,紧张忙碌的步伐却遮不住俏丽的身影,这都在传递一个信息:在这里工作的是一群女工,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她们被称为化验室里的“铿锵玫瑰”。

她们用勤劳守驻着美丽

今年42岁的陈玉凤是化验班的班长,工作中严肃认真的她性格却很随和,每天都像个大姐姐一样照顾着班里的姐妹们,姐妹们都喜欢叫她凤姐。“我是班长,职责让我只有做得更好!”凤姐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因为她清楚,化验班担负着油田黄河以北孤岛、孤东、桩西、海洋四家采油厂的来油交接和两条外输管线的油品计量、化验和有机氯检测任务,化验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全年1000万吨外输原油的品质,也影响着单位的效益好坏。

“原油化验刺激性气味大,有机氯检测中使用冰乙酸气味不但刺鼻,馏出物还含有毒性,对操作员的危害较大”。凤姐经常告诫女工们严格防护用品的穿戴,遇到高含水需要做加密样,她总是冲在前面,用行动引导身边的人。工作中,她们以女工天生俱有的勤劳重复着取样、冲样、加温、蒸馏等化验操作,以天生的细腻严格执行交接协议,针对接收的油品大多没有进行二次沉降,来油含水非常不稳定的问题,总结实施了“全、精、准、细”化验操作四要素,探索实施了“442”联动控水措施,确保两条线外输含水率全部控制在1.0%以内,以优异成绩实现了“决不让高含水原油过黄河”这一目标。有付出就有回报,化验班先后共有6名女工获得过胜利十佳女职工、山东省三八红旗手、油田巾帼建功标兵等诸多荣誉。

她们用微笑挥洒阳光

“我们最开心的时候是姐妹们在比赛中又拿到第一”,每次班里有人在技术比赛中夺得名次,姐妹们都会用集体拥抱形式庆祝一下。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班组开展了姐妹之间结对子,签订师徒合同,全面实施“321”培训计划,组织了“六小”素质培训、岗位“快乐答题”等活动,先后为6个生产运行岗位编制了“生产实用操作口诀”,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以老带新、把弱补强,促使班组成员的技能水平持续提升。现在,班里19名女工们个个都是行家里手,其中18人达到高级以上技术等级, 7人取得技师资格证书,占班组职工总数的37%,15人拥有两个工种的技术等级证和操作证。

近年来,女工们又立足“建功‘十三五’素质提升”积极参加油田开展的女职工“素质提升”、“岗位建功”等活动,提升素质、增长知识。目前,班里女工有15人参加过总厂、油田以上级别的职业网上拉力赛、青工技能对抗赛中、职工技能竞赛等比赛活动,共有9人在比赛中获得过奖励,仅在胜利油田技能大赛中就先后获得金奖5次,银奖4次,以优异的成绩彰显了化验班的巾帼风采。

她们用智慧托起希望

化验工作是枯燥而繁琐的,而化验班的女工们却喜欢技术革新上动脑筋,在探索中寻找乐趣。她们成立了自己的“花木兰”课题研究小组,在技术上敢于突破,敢为人先。班里获得的一个个荣誉、一件件成果向人们展示着“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豪迈。

为解决化验过程中,原油温度、压力、手工取样的缺陷,以及计量器具的误差对化验精度造成的影响,“花木兰”们通过收集数据,翻阅大量书籍进行分析对比,成功将原油含水率误差控制在0.012%以下,比0.025%的国家标准还低近一半,每年减少原油计量误差近1200吨。为此共同研究的《影响计量交接准确度的因素及补救措施》、《集输计量误差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等三篇论文在《中国科级博览》《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博物发表。

面对低油价、寒冬期严峻形势,“花木兰”们践行着“每一滴油都是承诺”理念,把技术革新作为提质增效措施来抓。近两年已为油库生产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20多项,先后完成了《原油储罐机械取样装置的研制》、《新型原油化验装置》等多项攻关课题,解决化验操作繁琐、取样成功率低等生产难题23项,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天道酬勤,汗水与耕耘带来的是丰硕的成果,班组共同设计发明的实用器具中,有12项发明成果获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其中2项成果获得局级一等奖、3项获得二等奖,用实力证明了巾帼不让须眉,她们就是孤岛原油库化验班一朵朵绽放的“铿锵玫瑰”。

(胜利油田 王守华 郝敬钊)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