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发力润滑油市场 高端领域已成垄断区域

   2007-11-06 中国财经网中国财经网

56

核心提示:  摘要:发展迅猛的中国润滑油市场,已成为国外润滑油企业群雄逐鹿的竞技场,并在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外资

    摘要:发展迅猛的中国润滑油市场,已成为国外润滑油企业群雄逐鹿的竞技场,并在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外资企业凭借其多年的经验迅速垄断了国内润滑油高端市场,控制了大部分利润,而近期外资品牌与国内汽车制造商进一步联手成立油企,成为国内汽车的专供商,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国内油企的利润,国内润滑油企业生死未卜。
  国外品牌垄断高端市场
   润滑油是我国对外开放较早的石化市场之一,也是一个技术壁垒较低的行业。国内中小润滑油厂家就达到3000多家,但是由于在营销、核心技术等方面的差距,本土品牌难以打入高端市场。
   壳牌、BP等强敌利用其传统优势开始加大中国市场布局。这些在技术以及市场口碑上都有出色表现的外资润滑油巨头携手其多年的合作伙伴加紧巩固自身的强势地位。壳牌收购了统一石化旗下两家公司75%的股份后,在我国润滑油市场份额的排名上升到第三位,同时让外资公司在我国润滑油高端市场的份额跃升至80%。BP、柯士达、壳牌、美孚、道达尔等几乎所有跨国石油巨头都加入到瓜分中国润滑油市场的行列,相继在中国建成润滑油调配厂30余家,年总生产能力达100多万吨。他们凭借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控制了我国车用润滑油高端市场。目前,洋品牌已经占据高端油市场份额的80%,利润更是占到整个车用润滑油市场80%以上的份额。在大型、进口汽车修理厂和高档车4S店几乎清一色使用进口品牌。
   同时由于行业自律的缺位和监管的不到位,为产业的无序扩张搭建了温床。与众多品牌遥相呼应的是大大小小的生产厂商,我国目前润滑油厂有4000余家。除“昆仑”、“长城”、“统一”等品牌以外,其他绝大多数产品都是定位在低端市场的不知名小厂生产。伴随中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润滑油品牌的生存和竞争压力也将会越来越大,国内润滑油企业如果丧失了价格、质量优势,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只能面临淘汰。
  外资与汽车制造商联手挤占市场
   三大国内润滑油生产商努力争取在外资品牌云集的车用润滑油OEM市场分得一杯羹时,外资润滑油厂商却迅速改变了在华策略,通过与汽车制造商成立合资润滑油公司,轻而易举地占据了这些汽车“初装油”和售后服务指定用油市场,嘉实多联手东风成立合资油品公司推出双品牌润滑油成为这种战略转变的先例。2006年BP集团旗下的嘉实多润滑油与东风集团成立东风嘉实多油品有限公司,东风集团所生产的汽车从车辆出厂前的初装油到售后维护用油,将全部使用合资公司为其“量身定做”的润滑油。嘉实多与东风的合作,极大地威胁了与东风有合作关系的国内润滑油厂商,今后国内润滑油企业要想扩大与东风的合作关系也变得更加困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作为东风汽车的最大润滑油供应商长城润滑油。嘉实多此举仅仅是一个开始,为稳定市场份额,外资品牌将越来越多的与国内汽车制造商达成默契,国内润滑油企业的市场正在一点一点被外资蚕食。
  中金亿观点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基础油价格一路飙升,中小民营润滑油企业缺少炼油资源,经营已经十分困难。外资品牌与国内汽车制造商的协议进一步扼杀了其生存的希望,行业发展更为艰难。根据中国入世的承诺,今年要对外资全面开放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这对润滑油市场的发展与布局产生影响,润滑油外资品牌将持续发力,本土中小品牌的发展面临一个临界点,银行贷款风险也随着上升。
   银行要谨慎选择授信企业,对于中小民营润滑油企业,由于没有基础油来源,前景不乐观,银行授信时应尽量选择有稳定原油来源的企业。对于大中型润滑油企业,银行需关注其固定客户情况,尽量避免客户突然大规模流失导致企业市区偿债能力。
   银行贷款要足额抵押,以企业固定资产作为抵押。针对我国润滑油市场敏感度高,价格波动幅度大的特点,银行对已授信的生产企业加强授信后管理,严格落实资金监管、掌握贷款的真实用途。定期深入企业内部核实项目以及经营进展情况、产品销售以及资金回笼情况,客观分析客户还款能力的变化,积极防范市场风险以及由此引发的信用风险。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