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l进军国内润滑油市场

   2011-10-28 时代周报时代周报

97

核心提示:据国际能源机构数据显示:中国石油需求在2015年将上升到每天1163万桶,而这一数据,在2010年,仅为916万桶

  据国际能源机构数据显示:中国石油需求在2015年将上升到每天1163万桶,而这一数据,在2010年,仅为916万桶。而在这每日916万桶的消耗中,石油净进口量达到了25525.5万吨,同比增长16.6%,增速较上年加快了7.6个百分点。在201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5.7%。    

  在此背景下,2011年10月19日,RepoSL(润烁),全球十大石油供应商之一、巴西境内第三大石油供应商、拥有巴西境内石油勘探区块最多的外资公司正式牵手马来西亚UMW集团旗下的顺昌公司,进军中国市场,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区的润滑油比例。    

  2011年10月19日,Reposl欧洲市场执行主席PaSCual Olmos和UMW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拿督Syed Hisham Syed Wazir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    

  Reposl与顺昌联合发布了最新品牌发展计划:双方将共同努力在中国市场推广和发展Reposl专业润滑油品牌和顶级产品线。通过和中国各地最为专业的经销商合作,发展Reposl润滑油经销网络,以求满足高端消费者的期望。而这一计划,也成为这一西班牙大型石油公司在其国际市场领域新阶段的典型之作。    

  作为Repsol国际品牌扩张计划的一部分,双方此次合作为期5年。在合约期结束时,销售额预计将达到20,000吨/年,这相当于Repsol公司在西班牙区域年销售额的25%。目前Repsol公司已开始在顺昌公司位于广东省的调油厂生产润滑油产品,而每年产量将达到50000吨。生产4L、20L及208L的产品。    

  通过此项协议,Repsol公司将通过UMW旗下的60多个美洲、欧洲和亚洲国家的分销商销售其润滑油产品。因此,公司在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及中国台湾等地区实行当地的生产和销售。此外,Repsol公司拥有广泛的先进技术生产的润滑油产品及配套产品,也将满足这些地区的汽车、摩托车行业以及工业部门的最高质量需求。    

  作为全球性油气一体化的能源公司,Repsol公司在全球30多个国家均设有勘探和生产、炼油和销售业务。在全球70个国家拥有超过4万名雇员,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能源公司及世界最大的拥有自己油田的公司之一,近年来已经成为西班牙和阿根廷炼油和销售业务领导者。目前,Repsol公司调油厂的年产量达到12万吨,产品种类超过了1000个项目。    

  作为马来西亚最大的投资基金PNB控股,具有当地政府背景的马来西亚UMW集团公司,其每年营业额达40亿美元。曾被评为马来西亚最受尊敬企业前五名。目前UMW集团全资拥有或以参股形式经营的公司和工厂遍布20多个国家。    

  顺昌润滑油公司则是UMW集团公司与香港大昌行集团联合投资1.7亿元组建的外资公司。目前已在中国广东江门市注册并建有先进的润滑油生产厂,引进了目前最新的润滑油调配生产设备和罐装生产线,旗下产品主要提供给中国和亚洲市场进行分销。    

  因而,西班牙石油巨头牵手马来西亚石油巨头,引发市场对Repsol在中国区域的投资的极大关注。然而,在2009年,Repsol公司曾一度放风称在金融市场萎缩下,公司可能将会收缩其海外投资规模。受此影响,Repsol公司股价曾一度暴跌,同时引发外界对其资金紧张的强烈猜疑。
  
  次年,中石化的突然出现,改变了这一切的质疑。2010年10月,Repsol公司宣布,被誉为亚洲地区最赚钱的公司中石化集团将以71亿美元对价购入其旗下巴西子公司40%的股权,以资助Repsol公司在巴西等区域油田的勘探项目。  

  强力资金入驻后,Repsol旗下巴西子公司在资产价值高达107亿美元的情况下,也借助中石化成为拉丁美洲最大的私营能源公司之一。这在中石化的海外扩张中,占据了足够重量的一步。在此之前,中石化曾以约80亿美元对价取得了伊拉克和西非石油矿藏。    

  在中石化牵手Repsol后,Repsol通过扩大资本方式,取得了巴西境内石油项目开发所需的资金,Repsol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新股的方式,向中石化公司进行新股承购。随后,公司巴西业务部门的市值高达178亿美元。    

  在2010年,我国石油净出口量大幅增长16.6%,原油对外依存度均超过一半。而在2011年,我国石油需求再次持续较快增长。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全球石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4.87亿吨,同比增长6.2%,其他各项数据均显示同期快速增长。    

  在全球经济仍在复苏阶段时,国内石油市场如此快速的增长,成为了国际各地石油巨头不断牵手“入驻”的重要背景。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