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讯(杨大超) 华北测井公司测井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在镇泾油田红河区域的解释中,充分运用核磁共振、声电成像、阵列感应等特殊测井方法,结合实验室分析数据、钻井取心及试油资料,在服务勘探开发确定镇泾油田新的含油接替层系的基础上,相继在红河52井、红河55井分别获得日产20.51方、12.74方的高产油流,为新储层区域的井网方案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持。
镇泾油田属于低渗透油藏,靠一般方法储层的曲线响应不明显,为了找出新储层的物性特点,该公司测井研究所的技术人员通过“四性”关系分析认为,一个名叫“长9储层”的物性与电性、含油性等相关性好,物性对有效储层产能的影响因素大于岩性的控制。他们通过密度与岩样孔隙度数据交会图分析发现,认为“长9储层”基质和裂缝两种孔隙类型较为明显,并找到了两种孔隙类型储层补偿密度值的临界点。紧接着,他们从地质成因角度分析入手,通过核磁共振测井可动烃、束缚水等参数计算,以及伽马能谱测井在岩性识别的应用,对新的储层低阻成因进行了深入探索,从而加深了对低电阻率油层的新认识,形成了特殊测井方法有效反映储层孔径、渗透和含水等参数的解释技术,为低阻油层识别提出了新思路、新技术、新理论。
在此基础上,测井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利用阵列感应测井资料研究新储层的侵入特征及流体特性,并结合核磁共振等特殊方法测井及试油资料,通过新储层各项测井响应特征的分析,建立了新储层段孔隙型-裂缝型储层测井解释判别标准,在对镇泾油田钻遇新储层砂体进行数据分析的同时,提出了探区内东南角靠北部为新油藏高部位,为寻找新油藏有利富集区奠定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