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石油储备模式 利用互联网+石油产业链

   2016-03-08

123

核心提示:薛光林委员:应创新石油储备模式 利用互联网+石油产业链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光汇石油集团董事局主席薛

薛光林委员:应创新石油储备模式 利用互联网+石油产业链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光汇石油集团董事局主席薛光林表示,现阶段正是我们国家加快建立油气战略储备的大好时机。因此,今年两会的提案是"关于创新储备模式,抓住低油价时机,加快建立油气战略储备"。 薛光林表示,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告称,至2015年年中,共建成舟山、大连等8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总储备库容为2860万立方米。而目前中国消费石油每年达5亿多吨,2860万立方米只是个零头,现有的石油储备能力实在太低。 薛光林向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到,其实,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在国家层面很早就有论述。早在2001年,"十五"计划就明确提出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2001年至今,已经15年了,相比这十几年来其他基建领域的突飞猛进,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速度相对并不快。到目前却只建成了约2000万吨的储备能力。在国家战略方面,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成立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而储备建设资金又是来源于财政部,而且具体执行又是几大国有石油企业,部门的协同和高效运作十分关键。 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薛光林建议抓住当前低油价的有利时机,创新石油储备模式,多管齐下,加速建立油气战略储备。

第一,突破体制限制,充分利用现有民间储油设施,把符合一定条件和实力的社会储油设施纳入到国家战略储备体系之中,迅速提升储备能力。有研究显示,我国拥有8万余家民营石油企业,总储油能力达到2.3亿吨,但体制和政策原因使得这些社会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反观欧美、日韩等国家,民间机构、商业石油公司都在其石油储备中占有较大比例,其中美国民间储备占其石油储备总规模的 2/3,日本则占到46.4%。

第二,国家通过设立专项石油产业基金,大力支持和鼓励民营石油企业服务国家,在海外收购油气资源及生产区块,利用民营油气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灵活优势,走出去,拿进来,储起来,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建立油气资源战略储备。

第三,国家一直鼓励互联网+传统产业升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在石油储备与消费领域,鼓励具备一定实体产业链和国际国内石油市场运作经验的民营石油企业,创新石油储备模式,利用互联网+石油产业链,改变原先的单纯现货储备模式,以现货加纸货相结合、储备和消费相结合的模式,发挥专业运营优势,利用创新的"众储"商业模式,集合大众资源,实现藏油于民。 一方面,可以在实现大众储油的同时,创新石油消费体验,引导消费,利用互联网+,改造传统石油流通体系,集合石油消费需求和相关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石油物流等大数据,解决石油能源行业供需匹配和协调发展问题。 另一方面,大众储油也可以吸纳社会财富,以储油的形式通过专业化纸、现货操作,实现保值增值,为老百姓提供新的投资和财富增长渠道,让大众消费者可以分享到低油价以及国家能源和经济发展的市场红利和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储油惠民。 这样不仅可以利用创新模式迅速提升石油战略储备规模,提高我国在国际油气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为解决国家油气资源安全供应问题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更加可以利用民营油企独特创新优势,促进石油能源行业创新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利国利民。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